“鸞鳳非所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鸞鳳非所羈”全詩
蔦蘿空自纏,鸞鳳非所羈。
固乏棟梁具,聊聳巖壑姿。
豈無深林柯,百尺懸旌麾。
下有千歲苓,勿使行人知。
分類:
《古意答胡葦航》蒲壽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答胡葦航》是宋代蒲壽宬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偃蹇當風松,
四望無寧枝。
蔦蘿空自纏,
鸞鳳非所羈。
這首詩以偃蹇之態應對風吹松樹為題材,通過描繪松樹在風中的姿態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詩人觀察到松樹在風中彎曲,卻能堅守自己的本性,不被外界所動搖。無論從四面八方望去,松樹都是高高矗立,沒有一枝是平靜安穩的。形容了松樹在風中的頑強和堅韌。
蔦蘿空自纏,
鸞鳳非所羈。
詩人接著用蔦蘿、鸞鳳的形象來比喻自己。蔦蘿是一種蔓延盤繞的植物,比喻詩人內心自我糾結,無法自拔。鸞鳳是神話中的美麗鳥類,寓意高貴和不受拘束。詩人借用鸞鳳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追求和不甘心境。
固乏棟梁具,
聊聳巖壑姿。
豈無深林柯,
百尺懸旌麾。
詩人自知自己在才華、能力等方面相對不足,無法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雖然如此,他仍然保持著傲然的姿態,仿佛是在高山峻嶺之間挺立。盡管他沒有深厚的背景和強大的支持,但他仍然懷揣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下有千歲苓,
勿使行人知。
詩詞的最后兩句是對自己的期望和希望。詩人希望自己像千歲苓一樣,隱藏在下面,不為人所知。千歲苓是一種珍貴的草藥,被譽為千歲不朽之草,寓意長壽和不朽。詩人希望自己的成就和價值不被外界所評判,而是自己真實的內心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松樹的形象和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堅韌不拔、追求自由和追求不被世俗束縛的心境。詩中的意境深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同時,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展現了宋代士人的獨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意識。
“鸞鳳非所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dá hú wěi háng
古意答胡葦航
yǎn jiǎn dāng fēng sōng, sì wàng wú níng zhī.
偃蹇當風松,四望無寧枝。
niǎo luó kōng zì chán, luán fèng fēi suǒ jī.
蔦蘿空自纏,鸞鳳非所羈。
gù fá dòng liáng jù, liáo sǒng yán hè zī.
固乏棟梁具,聊聳巖壑姿。
qǐ wú shēn lín kē, bǎi chǐ xuán jīng huī.
豈無深林柯,百尺懸旌麾。
xià yǒu qiān suì líng, wù shǐ xíng rén zhī.
下有千歲苓,勿使行人知。
“鸞鳳非所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