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復落吾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復落吾手”全詩
咿嚶到香履,千古開笑口。
猶馀當時瓦,作硯傳不朽。
涪翁所珍惜,又復落吾手。
鬼奪與客偷,任運不汝守。
可憐臺上人,不如此瓦壽。
分類:
《銅雀瓦》趙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銅雀瓦》是宋代趙文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曹公修筑銅臺,力氣雄壯非常。咿嚶聲傳香履,千古流傳笑口。當年的瓦片尚存,被當作硯臺流傳不朽。涪翁珍惜它,卻又落入我手中。鬼魅和客人偷走,命運無法保護它。可憐臺上的人,沒有這塊瓦磚那樣長壽。
詩意:
《銅雀瓦》通過描繪一塊銅瓦的歷史傳承和命運沉浮,表達了對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以曹公修筑銅臺為背景,描述了瓦片作為歷史見證的形象。它曾經傳承了歲月的榮辱,被當作寶貝硯臺流傳了千年。然而,它也曾被取走、丟失,暗示了無法掌握命運的無奈。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臺上的人們的同情,認為沒有這塊瓦磚,他們的壽命也許不如它那樣長壽。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描繪了一塊銅瓦的歷史傳承和沉浮,通過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展示了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和易逝。詩中的銅瓦被賦予了象征性的意義,代表了歷史的積淀和文化的傳承。它曾經承載了曹公修筑銅臺的壯麗景象,傳達了曹公的雄心壯志。咿嚶聲傳香履,表現了瓦片在歷史中的重要角色,它見證了時光的流轉,引發了人們的笑聲。瓦片作為硯臺傳承至今,象征著文化的永恒,它的存在給人們帶來了一種久遠的感受。然而,瓦片也經歷了命運的波折,被涪翁所珍惜卻又落入詩人的手中,最終被鬼魅和客人偷走,無法被命運所保護。詩人對這塊瓦磚的命運感到惋惜,同時也引發對臺上人的思考,認為沒有這塊瓦磚,他們的壽命也許不如它那樣長壽。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喚起了人們對珍貴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又復落吾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què wǎ
銅雀瓦
cáo gōng zhù tóng tái, qì lì xióng jiǔ yǒu.
曹公筑銅臺,氣力雄九有。
yī yīng dào xiāng lǚ, qiān gǔ kāi xiào kǒu.
咿嚶到香履,千古開笑口。
yóu yú dāng shí wǎ, zuò yàn chuán bù xiǔ.
猶馀當時瓦,作硯傳不朽。
fú wēng suǒ zhēn xī, yòu fù luò wú shǒu.
涪翁所珍惜,又復落吾手。
guǐ duó yǔ kè tōu, rèn yùn bù rǔ shǒu.
鬼奪與客偷,任運不汝守。
kě lián tái shàng rén, bù rú cǐ wǎ shòu.
可憐臺上人,不如此瓦壽。
“又復落吾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