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壁飛旌繪赤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壁飛旌繪赤龍”全詩
古跡建平遺烈在,春風廣惠命詞封。
露臺獻社呈蒼馬,陰壁飛旌繪赤龍。
蟣聚乞靈人散后,云街雨陌撼濤松。
分類:
《霍山祠》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霍山祠》是宋代董嗣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霍家山下儼祠宮,
溜水橋西透鼓鐘。
古跡建平遺烈在,
春風廣惠命詞封。
露臺獻社呈蒼馬,
陰壁飛旌繪赤龍。
蟣聚乞靈人散后,
云街雨陌撼濤松。
詩意:
《霍山祠》描繪了一個祠廟景象。詩人以嫻熟的筆觸勾勒出霍家山下莊嚴宏偉的祠廟,橋西傳來鼓鐘之聲。古跡的存在表明建平的歷史遺烈仍然保存在這里,而春風則被認為是廣惠命詞的象征。詩中還描繪了祠廟的活動:人們在露臺上獻社,展示了對蒼馬的致敬,神秘的陰壁上繪有飛舞的紅色龍旗。然而,當虔誠的祈禱結束后,人們離開祠廟,云街和雨陌之間的濤聲撼動著郁郁蔥蔥的松樹。
賞析:
《霍山祠》通過描繪祠廟的場景,展現了宏大的氣勢和莊嚴的神圣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通過“霍家山下”、“溜水橋西”等地點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出祠廟的具體位置。作者通過“古跡建平遺烈在”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傳承的意愿,而“春風廣惠命詞封”則傳遞出對春風的贊美和寄托了對文化繁榮的期許。
詩中的一些具體描寫,如“露臺獻社呈蒼馬”和“陰壁飛旌繪赤龍”,增添了祠廟活動的生動感和神秘感。最后兩句“蟣聚乞靈人散后,云街雨陌撼濤松”以對比手法展示了祠廟活動的結束,人們離去后的寂靜與大自然的悠然。通過描繪雨街和濤松的景象,詩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圣感,與祠廟的肅穆氛圍相呼應。
整首詩既展現了祠廟的莊嚴和神圣,又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交融之美。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體驗到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蘊,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和神秘。
“陰壁飛旌繪赤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ò shān cí
霍山祠
huò jiā shān xià yǎn cí gōng, liū shuǐ qiáo xī tòu gǔ zhōng.
霍家山下儼祠宮,溜水橋西透鼓鐘。
gǔ jī jiàn píng yí liè zài, chūn fēng guǎng huì mìng cí fēng.
古跡建平遺烈在,春風廣惠命詞封。
lù tái xiàn shè chéng cāng mǎ, yīn bì fēi jīng huì chì lóng.
露臺獻社呈蒼馬,陰壁飛旌繪赤龍。
jǐ jù qǐ líng rén sàn hòu, yún jiē yǔ mò hàn tāo sōng.
蟣聚乞靈人散后,云街雨陌撼濤松。
“陰壁飛旌繪赤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