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回首想行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番回首想行蹤”全詩
白云擁海文殊閣,老水屯煙圣治峰。
方別衲僧談夢寐,又逢羽士接從容。
明朝還踏青虛路,重掬神泉聽亂鐘。
分類:
《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到興國宮,眺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迎面蒼巒潑黛濃,幾番回首想行蹤。白云擁海文殊閣,老水屯煙圣治峰。方別衲僧談夢寐,又逢羽士接從容。明朝還踏青虛路,重掬神泉聽亂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回到興國宮,眺望天池的景象,以及在此地遇到楊道士的情景。詩中描述了蒼巒起伏、云霧繚繞的景色,讓人回首往事,思考自己的行蹤。白云環繞著海上的文殊閣,古老的水池中蓄滿了煙霧,傳說中的圣人治理著山峰。詩人離別了僧人,談論著夢和寐,又遇到了羽士,彼此互相從容。明天,他將再次踏上虛幻的旅途,重拾起神圣的泉水,聆聽那混亂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以興國宮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巒、云霧、文殊閣和水池的景象,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神秘的環境中。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蒼巒潑黛"、"白云擁海"、"老水屯煙"等,使詩句富有畫面感和感染力。同時,詩人在詩中提到了楊道士、衲僧和羽士等人物,給詩歌增添了一些神秘和史詩般的色彩。
整首詩以"回"字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回到興國宮的情感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詩人思考著自己的行蹤,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詩的結尾提到了明朝,給人以希望和向往,暗示著明天的到來。整首詩以自然景色、人物描寫和哲思抒懷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幾番回首想行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í zhì xīng guó gōng wàng tiān chí yī cù yún qì zhōng yīn yáng dào shì liú yǒu fù
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
yíng miàn cāng luán pō dài nóng, jǐ fān huí shǒu xiǎng xíng zōng.
迎面蒼巒潑黛濃,幾番回首想行蹤。
bái yún yōng hǎi wén shū gé, lǎo shuǐ tún yān shèng zhì fēng.
白云擁海文殊閣,老水屯煙圣治峰。
fāng bié nà sēng tán mèng mèi, yòu féng yǔ shì jiē cóng róng.
方別衲僧談夢寐,又逢羽士接從容。
míng cháo hái tà qīng xū lù, zhòng jū shén quán tīng luàn zhōng.
明朝還踏青虛路,重掬神泉聽亂鐘。
“幾番回首想行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