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棲中國悟來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棲中國悟來禪”全詩
因指何年飛到此,要棲中國悟來禪。
一猿可驗為靈鷲,萬古無言有冷泉。
今日共知遺跡勝,隱名卻自許由傳。
分類: 飛來峰
《飛來峰》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來峰》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峰巒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禪宗思想的領悟。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來峰
理公著腳五峰前,
樹石蒼浮滴翠涎。
因指何年飛到此,
要棲中國悟來禪。
一猿可驗為靈鷲,
萬古無言有冷泉。
今日共知遺跡勝,
隱名卻自許由傳。
譯文:
在五座峰巒前,我靜靜地站立,
藍色的樹木和巖石飄散著清新的露珠。
我指著這座峰,不知它是哪一年飛來的,
它是為了在中國棲息而體悟禪意。
一只猿猴可以成為靈鷲的證據,
冷泉無聲地流淌,見證了萬古。
如今我們共同知曉這座古跡的壯麗,
雖然名字默默無聞,但它會被傳頌下去。
詩意和賞析:
《飛來峰》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面對大自然的贊嘆和對禪宗思想的體悟。詩中的“飛來峰”象征著詩人在禪修中獲得的覺悟和超越塵世的境界。峰巒之間的樹木和巖石被形容為蒼浮滴翠涎,展現出山水之間的清新和生機。詩人指著這座峰,暗示著他對禪宗境界的指引和領悟,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和借鑒。
詩中提到的猿猴和冷泉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猿猴被視為靈鷲,是禪宗中靈性和超越塵世的象征。而冷泉則是無聲流淌的,象征著萬古的存在和禪宗的無言之境。這些意象使詩詞充滿了禪宗的意味,強調了超越言語和思維的境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座古跡的認同和自我定位。盡管這座峰沒有被廣泛傳頌,但詩人相信它會因為其獨特之處而被人們所知曉和傳承。這種隱名的自我認同體現了詩人對內心境界的自信和堅守,同時也呼應了禪宗追求超越個體和名利的精神。
總的來說,《飛來峰》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壯麗的山水景色和運用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禪宗思想的領悟和對中國文化的敬仰。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沉的禪意,引發人們對內心境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要棲中國悟來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i lái fēng
飛來峰
lǐ gōng zhe jiǎo wǔ fēng qián, shù shí cāng fú dī cuì xián.
理公著腳五峰前,樹石蒼浮滴翠涎。
yīn zhǐ hé nián fēi dào cǐ, yào qī zhōng guó wù lái chán.
因指何年飛到此,要棲中國悟來禪。
yī yuán kě yàn wèi líng jiù, wàn gǔ wú yán yǒu lěng quán.
一猿可驗為靈鷲,萬古無言有冷泉。
jīn rì gòng zhī yí jī shèng, yǐn míng què zì xǔ yóu chuán.
今日共知遺跡勝,隱名卻自許由傳。
“要棲中國悟來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