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許封彝見也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許封彝見也無”全詩
西風刮地雁聲落,寒月滿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無計換青趺。
不知此去功名事,還許封彝見也無。
分類:
《秋宵有感》華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宵有感》是宋代詩人華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夜的感慨
滿目秋容拂畫圖,
改荷衰柳接平蕪。
西風刮地雁聲落,
寒月滿天人影孤。
木耳有才持紫橐,
楮皮無計換青趺。
不知此去功名事,
還許封彝見也無。
詩詞以秋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與人生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華岳通過描繪秋季景色,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無常的感嘆。
在詩詞的開頭,詩人描述了秋景的美麗,將秋天的景色與畫圖相比,表達出秋天的壯麗和醉人之感。然而,接著他提到荷花凋謝、柳樹凋零,將秋天的景色與衰敗的景象聯系起來,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萬物的衰老。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西風刮地的聲音和寒月掛滿天空,營造出一種寂靜和孤獨的氛圍。這里的雁聲和人影孤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了秋夜的凄涼和寂寞。
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運用了"木耳"和"楮皮"來象征不同的人物角色和命運。"木耳"代表有才華卻未得到重視的人,而"楮皮"則代表無計可施的人,暗示了不同的命運和境遇。這里的"持紫橐"和"換青趺"可以理解為希望能夠得到改變和轉運的愿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和封彝(古代禮器)的不在意。他認為不知道未來的成就和名利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更關注的是內心的寧靜和心境的自在。
總的來說,華岳在《秋宵有感》中以秋夜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的美麗和衰敗,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和追求內心的自在。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深邃的意境和情感。
“還許封彝見也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iāo yǒu gǎn
秋宵有感
mǎn mù qiū róng fú huà tú, gǎi hé shuāi liǔ jiē píng wú.
滿目秋容拂畫圖,改荷衰柳接平蕪。
xī fēng guā dì yàn shēng luò, hán yuè mǎn tiān rén yǐng gū.
西風刮地雁聲落,寒月滿天人影孤。
mù ěr yǒu cái chí zǐ tuó, chǔ pí wú jì huàn qīng fū.
木耳有才持紫橐,楮皮無計換青趺。
bù zhī cǐ qù gōng míng shì, hái xǔ fēng yí jiàn yě wú.
不知此去功名事,還許封彝見也無。
“還許封彝見也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