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蹤跡到黃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容蹤跡到黃堂”全詩
蒼崖屐齒今安在,公獨懷思未忍忘。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是宋代詩人王炎所作,這首詩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旅人在異鄉的思鄉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逐客當年出帝鄉,
離開故土,離開帝王的國都,
不容蹤跡到黃堂。
旅人的身影已經無法在黃堂留下痕跡。
蒼崖屐齒今安在,
蒼老的山崖上,曾留下旅人的足跡,
現在又在何處呢?
詩人在思念中追問旅人的去向。
公獨懷思未忍忘。
詩人孤獨地懷念著旅人,
無法忘記他的存在。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旅人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通過描繪旅人離鄉背井的情景,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思鄉之情。詩人描述了旅人離開帝王的國都,再也無法在黃堂留下痕跡,象征著他已經離開了熟悉的環境,進入了陌生的世界。蒼崖屐齒的描寫,暗示著旅人曾經走過崎嶇的山路,但現在他的去向已經成為未知之數。詩人以公獨的身份表達了自己對旅人的思念之情,他無法忘記旅人的存在,內心充滿了對他的懷念。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鄉思鄉的情感,通過對旅人和詩人的對比,突出了旅人的孤獨和詩人的思念。這種對離別和思念的描寫,使人們產生共鳴,引發對故鄉和親人的思考和回憶。這首詩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體現了宋代詩人對家園和親情的珍視和懷念之情。
“不容蹤跡到黃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āo cān yì yóu yuè lù bā jué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zhú kè dāng nián chū dì xiāng, bù róng zōng jī dào huáng táng.
逐客當年出帝鄉,不容蹤跡到黃堂。
cāng yá jī chǐ jīn ān zài, gōng dú huái sī wèi rěn wàng.
蒼崖屐齒今安在,公獨懷思未忍忘。
“不容蹤跡到黃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