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長紅盡絕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白長紅盡絕塵”全詩
應憐三畝荒涼地,乞與鰲扉一種春。
分類: 玉堂春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將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筍次韻二絕》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將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筍次韻二絕》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譯文:
小白長紅盡絕塵,
不將朱粉污天真。
應憐三畝荒涼地,
乞與鰲扉一種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景,并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純潔、自然之美的向往。詩中的"小白長紅"指的是江南竹筍,它們在純凈的自然環境中生長,沒有被人工染色的痕跡,象征著純真無瑕的美。而"朱粉"則代表了人工的修飾和繁雜,它們沒有被使用,保持了原本的自然狀態。作者表達了不愿將這種純真之美被人工瑕疵所玷污的情感。
詩人接著描述了一個荒涼的三畝土地,這里沒有任何美景,只有貧瘠和荒蕪。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與擁有富饒春色的玉堂交換,希望能得到一份美好的春天。這里的"鰲扉"指的是玉堂的門扉,象征著富饒和美好的景象。通過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生命的渴望和對美好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之美與人工修飾之間的對比,并通過對荒涼土地與富饒春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使用了"小白長紅"來形容江南竹筍的自然之美,輕巧的詞語展現了純真無瑕的景象。同時,通過"朱粉"與"天真"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于自然純潔的追求。
詩人以對比的手法揭示了生活中的欲望和追求,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通過描述荒涼的土地與富饒春色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不滿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對于純潔自然之美的追求。
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鮮明的對比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時也啟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珍惜自然之美,追求純潔和真實的價值。
“小白長紅盡絕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ǐ sòng yù táng chūn huā jiāng nán zhú sǔn cì yùn èr jué
將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筍次韻二絕
xiǎo bái cháng hóng jǐn jué chén, bù jiāng zhū fěn wū tiān zhēn.
小白長紅盡絕塵,不將朱粉污天真。
yīng lián sān mǔ huāng liáng dì, qǐ yǔ áo fēi yī zhǒng chūn.
應憐三畝荒涼地,乞與鰲扉一種春。
“小白長紅盡絕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