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作師臣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作師臣師”全詩
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
郢匠雖聞詔,衡門竟不移。
寧煩張老頌,無待晏嬰辭。
甲乙人徒費。
親鄰我自持。
悠悠千載下,長作師臣師。
分類:
《賦是霍將軍辭第》徐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賦是霍將軍辭第》
作者:徐鉉
朝代:唐代
中文譯文:
漢將承恩久,圖勛肯雇私。
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
郢匠雖聞詔,衡門竟不移。
寧煩張老頌,無待晏嬰辭。
甲乙人徒費。親鄰我自持。
悠悠千載下,長作師臣師。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霍將軍辭去官職的情景。霍將軍一直受到漢朝皇帝的寵信,功勛卓著,但他并不愿意通過私心和賄賂來謀取私利。然而,匈奴依然未被征服,朝廷卻將官職之家族化,將其視為私人利益的工具。盡管有詔令要求郢匠(官吏)遷移,但是他們仍然留在原地不動。作者寧愿向張老(指張衡)致敬,也不愿等待晏嬰(指晏嬰辭官)的辭職。甲乙兩者指代其他人并非真心為國家付出,只是消耗而已,而親鄰則指代他自己,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堅守初心的態度。詩末表達了千百年來,持守忠誠的臣子一直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徐鉉的獨特視角,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時代局勢和官僚體制的不滿。霍將軍作為一個真正的忠臣,堅持不以私利為重,而是以國家利益為先。他拒絕了利用權力謀取私利的方式,堅守自己的原則。與此同時,詩中也暗示了朝廷腐敗的現象,官吏不以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為重,而是將官職當作家族利益的工具。作者對這種現象表示不滿,并通過對張衡和晏嬰的提及,表達了對真正忠誠的官員的敬仰。最后,詩人強調了忠誠和堅守初心的重要性,將這種態度與千百年來忠誠臣子的傳統相連,表達了對忠誠精神的贊美和傳承。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現狀的憂慮和對忠誠精神的贊美。通過對具體人物和事件的描寫,傳遞了作者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整首詩意蘊深厚,反映了作者對官場權力斗爭和忠誠精神的獨特見解,展現了唐代文人對政治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長作師臣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shì huò jiāng jūn cí dì
賦是霍將軍辭第
hàn jiāng chéng ēn jiǔ, tú xūn kěn gù sī.
漢將承恩久,圖勛肯雇私。
xiōng nú yóu wèi miè, ān yòng yǐ jiā wèi.
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
yǐng jiàng suī wén zhào, héng mén jìng bù yí.
郢匠雖聞詔,衡門竟不移。
níng fán zhāng lǎo sòng, wú dài yàn yīng cí.
寧煩張老頌,無待晏嬰辭。
jiǎ yǐ rén tú fèi.
甲乙人徒費。
qīn lín wǒ zì chí.
親鄰我自持。
yōu yōu qiān zǎi xià, zhǎng zuò shī chén shī.
悠悠千載下,長作師臣師。
“長作師臣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