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被暮云妨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被暮云妨礙”全詩
好在西山如黛。
杖策看山來,正爾青青相待。
無柰。
無柰。
卻被暮云妨礙。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如夢令》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如夢令·桃李東風不耐》
朝代:元代
作者:許有壬
桃李東風不耐,好在西山如黛。
杖策看山來,正爾青青相待。
無柰。無柰。卻被暮云妨礙。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在東風吹拂下,桃花和李花已經凋謝,不再耐久。然而,他發現西山上的景色卻如深邃的墨玉,依然美麗。于是,他拄著拐杖,驅馬來到山腳下,期待著在這翠綠的山野中尋找到新的美景。
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東風下桃李花的凋謝和西山的青翠,突顯了西山的美麗和持久。詩中的“杖策”表明詩人正在乘馬來到山腳下,展望著山上的美景。他以“正爾青青相待”的語言形容山野的翠綠之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向往。然而,最后兩句詩中的“無柰。無柰。卻被暮云妨礙。”卻表明詩人的期待受到了暮云的阻隔,這里的“暮云”可被理解為夕陽或陰霾的遮掩,令他無法清晰地看到山上的景色。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慨。詩人通過對東風下凋零的花朵和西山上持久的美景的對比,表達了對短暫美好的珍惜和對持久美麗的向往。雖然最后的暮云遮擋了詩人的視野,但這也增加了一絲神秘和留白,使整首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的張力。
“卻被暮云妨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táo lǐ dōng fēng bù nài.
桃李東風不耐。
hǎo zài xī shān rú dài.
好在西山如黛。
zhàng cè kàn shān lái, zhèng ěr qīng qīng xiāng dài.
杖策看山來,正爾青青相待。
wú nài.
無柰。
wú nài.
無柰。
què bèi mù yún fáng ài.
卻被暮云妨礙。
“卻被暮云妨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