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玉帝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焚香玉帝宮”全詩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尋汪道士不遇》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尋汪道士不遇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尋汪道士不遇》這首詩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主人公尋找汪道士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尋找汪道士,未能相遇。
仙子在東南地區優美秀麗,風從容自如地驅趕著。
笙歌聲在五云之間響起,如同天地之間的一壺美酒。
汪道士受了道派的傳承,來到了金華洞修煉,祭拜了玉帝宮的神靈。
我來到你的門前,你卻關閉了戶門,也許你已經去了崆峒山。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一首五言絕句的形式,起首尋找道士,展開描繪仙子駕馭風的景象,接著描述笙歌聲和詩人對汪道士的尋找之旅,并以猜測汪道士可能在崆峒山的方式作為結尾。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追求仙道的想象和詩人對汪道士的向往之情。詩人通過描繪仙子駕馭風的景象,抒發了對仙道的向往之情;描繪了笙歌聲和天地之間一壺美酒的意象,展示了仙人世界的神秘和美好。整首詩以一種想象的方式來尋找道士,表達了詩人對修仙之道的向往和對仙人存在的渴望。
整首詩詞描繪了一幅仙人世界的畫卷,有著悠遠的想象和華麗的意象。通過對仙子、風、笙歌、金華洞和崆峒山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引入了一個神奇而美好的境界。同時,詩人對道士的尋找也提醒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精神寄托和追求心靈的出路。
該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精彩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仙道和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向往之情。它不僅具有美麗的意象,而且啟發了讀者對于追求精神寄托和追求內心愿望的思考。
“焚香玉帝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wāng dào shì bù yù
尋汪道士不遇
xiān zǐ dōng nán xiù, líng rán shàn yù fēng.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
shēng gē wǔ yún lǐ, tiān dì yī hú zhōng.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shòu lù jīn huá dòng, fén xiāng yù dì gōng.
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wǒ lái jūn bì hù, yìng shì xiàng kōng tóng.
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焚香玉帝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