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解哭黃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解哭黃昏”全詩
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
騎吏塵未息,銘旌風已翻。
平生紅粉愛,惟解哭黃昏。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有感》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有感》的中文譯文如下:
死去了也不自知,剩下的何可言論。
昨天晚上在鳳池招待客人,今天卻在雀羅門。
騎兵的塵土還未停息,宣揚的旗幟已經翻飛。
一生鐘情于紅粉美眷,只能在黃昏落淚傾訴。
這首詩詞表現了作者劉禹錫對年華瞬間逝去的感慨。他將死去后不自覺的狀態和活著時無法言喻的余下的事物進行對比。他在鳳池宴請客人,享受了一夜的繁華,但第二天卻來到了雀羅門,意味著興盛和榮華的轉瞬即逝。雖然騎兵的塵土還未停息,即還在繼續戰斗奮斗,但宣揚的旗幟已經翻飛,意味著一切都在變化。他平生鐘情于紅粉美人的美麗和動人,但只能在黃昏之時流淚,表達自己的悲傷和無奈。
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對不可逆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觸動。他表達了對時間的無奈,對榮華富貴的虛幻,以及對愛情的無盡思念和傷感。這首詩詞以簡練精煉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內涵,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惟解哭黃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有感
sǐ qiě bù zì jué, qí yú ān kě lùn.
死且不自覺,其馀安可論。
zuó xiāo fèng chí kè, jīn rì què luó mén.
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
qí lì chén wèi xī, míng jīng fēng yǐ fān.
騎吏塵未息,銘旌風已翻。
píng shēng hóng fěn ài, wéi jiě kū huáng hūn.
平生紅粉愛,惟解哭黃昏。
“惟解哭黃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