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在凡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謫在凡間”全詩
響徹瑤宮,*金自開。
為忒玲瓏出蓬萊。
降下來。
謫在凡間,托生俗胎。
只恐身便,灑色氣財。
混一回。
風流此心便灰。
復悟前真免輪回。
沒甚災。
看看卻得,重上玉臺。
分類: 斗鵪鶉
《轉調斗鵪鶉》王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轉調斗鵪鶉》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個靈明,作仙子材。
響徹瑤宮,*金自開。
為忒玲瓏出蓬萊。
降下來。
謫在凡間,托生俗胎。
只恐身便,灑色氣財。
混一回。
風流此心便灰。
復悟前真免輪回。
沒甚災。
看看卻得,重上玉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靈明的仙子,她的出現如音樂一般響徹瑤宮,*金自開,展現出她的神奇與美麗。她由于過于靈動而降臨人間,投胎為凡人。但她害怕自身的美麗會帶來紛爭,所以混跡于塵世中一段時間,享受塵世的繁華富貴。然而,這種風流的心境最終會變得蒼白無力,于是她重新覺醒,不再受輪回的束縛,不再受災難的困擾。最后,她希望能夠重返仙臺,回到她原本屬于的地方。
這首詩詞以玄妙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仙子的境遇和心境變化。詩中通過對仙子的形象和情感的描寫,展現了人世間的紛繁和喧囂與仙境的純凈和寧靜之間的對比。仙子在人間的經歷使她對塵世的欲望和虛妄有了更深的認識,最終使她從中尋求超脫,追求真理和歸宿。這首詩詞充滿了玄奧之意,表達了人們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和意象,比如瑤宮、蓬萊和玉臺等,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與仙境和神秘聯系在一起的符號。通過這些象征,詩人將仙子的境遇與超脫的主題相結合,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唯美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仙子的輪回經歷和內心變化,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探尋,展現了玄妙而迷人的仙境之美。
“謫在凡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ǎn diào dòu ān chún
轉調斗鵪鶉
yí gè líng míng, zuò xiān zǐ cái.
一個靈明,作仙子材。
xiǎng chè yáo gōng, jīn zì kāi.
響徹瑤宮,*金自開。
wèi tè líng lóng chū péng lái.
為忒玲瓏出蓬萊。
jiàng xià lái.
降下來。
zhé zài fán jiān, tuō shēng sú tāi.
謫在凡間,托生俗胎。
zhǐ kǒng shēn biàn, sǎ sè qì cái.
只恐身便,灑色氣財。
hùn yī huí.
混一回。
fēng liú cǐ xīn biàn huī.
風流此心便灰。
fù wù qián zhēn miǎn lún huí.
復悟前真免輪回。
méi shén zāi.
沒甚災。
kàn kàn què dé, zhòng shàng yù tái.
看看卻得,重上玉臺。
“謫在凡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