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于城外百花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于城外百花開”全詩
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憐五馬風流地,
暫輟金貂侍從才。
閣上掩書劉向去,
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
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
先于城外百花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劉禹錫與樂天(詩人李白的字)共同送別河南馮尹學士的情景。詩中描寫了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對自然景色的感嘆,以及對城中花朵的羨慕。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和感嘆人事變遷為主題,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
首先,詩中提到了"五馬風流地",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繁華熱鬧的場景。這里的"五馬"指的是五匹良馬,象征著高貴典雅的氣質。作者感嘆這個地方的風景如此美好,但自己卻要暫別這里。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劉向和孔融的名字。劉向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孔融是東漢末年的名士。他們的名字被用來象征文化和智慧。作者通過掩書和修刺的動作,表達了對過去文化智慧的敬仰和追思。
然后,詩中轉到自然景色的描寫。"崤陵路靜寒無雨"描繪了路上的寧靜和寒冷,而"洛水橋長晝起雷"則展示了大自然的驟變。這里的雷聲象征著不可控制的力量,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內心的動蕩和離別的悲傷。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府中花朵的羨慕之情。他說"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表明府中的花朵比城外的花更早開放、更美麗動人。這里的花朵象征著幸福和繁榮,作者通過這樣的比喻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事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也增強了詩詞的藝術魅力。
“先于城外百花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è tiān sòng hé nán féng yǐn xué shì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
kě lián wǔ mǎ fēng liú dì, zàn chuò jīn diāo shì cóng cái.
可憐五馬風流地,暫輟金貂侍從才。
gé shàng yǎn shū liú xiàng qù,
閣上掩書劉向去,
mén qián xiū cì kǒng róng lái.
門前修刺孔融來。
xiáo líng lù jìng hán wú yǔ, luò shuǐ qiáo zhǎng zhòu qǐ léi.
崤陵路靜寒無雨,洛水橋長晝起雷。
gòng xiàn fǔ zhōng táng dì hǎo, xiān yú chéng wài bǎi huā kāi.
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
“先于城外百花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