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溽暑侵亭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近來溽暑侵亭館”全詩
近來溽暑侵亭館,應覺清談勝綺羅。
境入篇章高韻發,風穿號令眾心和。
承明欲謁先相報,愿拂朝衣逐曉珂。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長憶梁王逸興多,
西園花盡興如何。
近來溽暑侵亭館,
應覺清談勝綺羅。
境入篇章高韻發,
風穿號令眾心和。
承明欲謁先相報,
愿拂朝衣逐曉珂。
中文譯文:
長久以來,常想起梁王的雍容多雅,
現在西園的花朵已經凋謝殆盡,又如何能夠興致勃勃呢?
近來潮濕的暑氣透入館舍,
想必會覺得清談勝過花叢紛飛的繁華景象。
我的情景描寫融入文章之中,高潔的韻致展現出來,
風吹穿各種呼叫和命令,讓人心心相印。
我承蒙明君賜謁官職,我愿意拂去朝衣上的露珠,追隨清晨的光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寫給宣武令狐相公的一首寄托情思的詩。詩人首先回憶起梁王的逸興風度,然后抒發自己對西園花盡的感慨。接著,詩人描述了近來潮濕的夏日氣候侵入了館舍,使得清談成了勝過繁華景象的享受。
詩人在描寫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清談雅致的追求和對和諧社會的希望。詩人認為,即使花已謝盡,溽暑潮濕,但在清談文化的熏陶下,人們的心思仍然是和諧統一的;人們的心靈在清晨的光輝中也能夠獲得洗滌和升華。
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對宣武令狐相公的敬仰和對得到明君賜謁官職的感激之情。他愿意拂去朝衣上的露珠,追隨清晨的光輝,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品格。
整首詩抒發出詩人對自然景物、清談文化和和諧社會的向往和祝愿,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審美追求。
“近來溽暑侵亭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jì xuān wǔ líng hú xiàng gōng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zhǎng yì liáng wáng yì xìng duō, xī yuán huā jìn xìng rú hé.
長憶梁王逸興多,西園花盡興如何。
jìn lái rù shǔ qīn tíng guǎn,
近來溽暑侵亭館,
yīng jué qīng tán shèng qǐ luó.
應覺清談勝綺羅。
jìng rù piān zhāng gāo yùn fā, fēng chuān hào lìng zhòng xīn hé.
境入篇章高韻發,風穿號令眾心和。
chéng míng yù yè xiān xiāng bào, yuàn fú cháo yī zhú xiǎo kē.
承明欲謁先相報,愿拂朝衣逐曉珂。
“近來溽暑侵亭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