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燕鶯頻往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忍燕鶯頻往復”全詩
涓涓濁酒須成醉,裊裊晴花已倦看。
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
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春日溪上謾書》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溪上謾書》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發何煩試鹖冠,
清江久欲把漁竿。
涓涓濁酒須成醉,
裊裊晴花已倦看。
不忍燕鶯頻往復,
且留鷗鷺與盤桓。
東家野老渾知我,
日日相過卻自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首句中的"白發何煩試鹖冠"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頭發已經白了,不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只想戴上簡樸的鹖冠,過上寧靜的生活。第二句中的"清江久欲把漁竿"則表明作者長期以來一直渴望能夠拋下塵世的繁忙,去釣魚享受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涓涓濁酒須成醉,裊裊晴花已倦看"描繪了作者喝著清淡的酒,欣賞著細小而清澈的溪水,倦于欣賞盛開的晴花。這里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也展示了對世俗繁華的疲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表達了作者不忍心將燕子和黃鸝趕走,反而讓它們在自己身邊自由飛舞。這種寬容和善待小動物的態度,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對和諧共處的渴望。
最后兩句"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則表明作者與周圍的東家野老互相了解和欣賞,彼此相互造訪,相互歡樂。這里表現出作者對簡單而寧靜的生活的滿足和享受。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溪水和花朵,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自由的情感,賦予讀者一種悠然自得、心曠神怡的美好感受。
“不忍燕鶯頻往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xī shàng mán shū
春日溪上謾書
bái fà hé fán shì hé guān, qīng jiāng jiǔ yù bǎ yú gān.
白發何煩試鹖冠,清江久欲把漁竿。
juān juān zhuó jiǔ xū chéng zuì, niǎo niǎo qíng huā yǐ juàn kàn.
涓涓濁酒須成醉,裊裊晴花已倦看。
bù rěn yàn yīng pín wǎng fù, qiě liú ōu lù yǔ pán huán.
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
dōng jiā yě lǎo hún zhī wǒ, rì rì xiāng guò què zì huān.
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
“不忍燕鶯頻往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