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著茅茨有幾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著茅茨有幾人”全詩
雞為黍莫辭貧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洪武十二年)》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明代袁凱所作,題目為《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洪武十二年)》。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洪武十二年)》中文譯文:
如今無論哪個地方都少不了金黃的菊花,我陶醉在茅屋中,有幾個人與我同樂?只有賢明的婦人稍能明白我此刻的心情,她舍得殺雞做黍飯以供我享用,毫不計較貧窮之事。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在菊花盛開的時節,醉酒在茅屋中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快樂生活的向往。菊花象征著秋天的豐收和富饒,而作者的醉態則反映了他對生活的豁達和滿足。他表示只有賢明的婦人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她不計較貧窮,愿意為他殺雞煮飯,彰顯了家庭溫暖和情感的珍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醉酒歡樂的情景,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豐收景象和生活的美好。詩中的"金黃菊花"和"茅茨"是對自然景物和簡樸生活的描繪,凸顯了作者對自然和樸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賢婦"的形象則強調了家庭的溫暖和情感的重要性,她愿意為作者舍棄貧窮,以滿足他的歡愉,體現了家庭和睦的價值觀。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菊花、醉酒和家庭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它既展示了秋天的豐收景象,又傳遞了家庭溫暖和親情的價值。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描寫,深深打動人心,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醉著茅茨有幾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wèi jiǔ rì duì jú dà zuì xì zuò sì shǒu hóng wǔ shí èr nián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洪武十二年)
zhǐ jīn hé chǔ wú huáng jú, zuì zhe máo cí yǒu jǐ rén? xián fù shāo néng zhī cǐ yì, shā
只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殺
jī wèi shǔ mò cí pín
雞為黍莫辭貧
“醉著茅茨有幾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