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高名垂世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有高名垂世間”全詩
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間。
分類:
《書慈光塔》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慈光塔》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智圓。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靈骨未藏三十載,
我來收得葬孤山。
此中起塔不在大,
已有高名垂世間。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來到孤山,為靈骨修建慈光塔的情景。三十年來,這些靈骨一直未能得到適當的安葬,而現在作者終于親自來到這里,為他們修筑一座塔。盡管這座塔并不是很高大,但它已經在世間贏得了崇高的聲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靈骨的敬意和對孤山慈光塔的建造的決心。詩中的"靈骨未藏三十載"傳達出長久以來靈魂無法得到安息的情感,而"我來收得葬孤山"則表明了作者親自前來為他們安葬的決心和責任感。
詩中的"此中起塔不在大"揭示了慈光塔的規模并不宏大,但它卻因為修建在孤山上而具有特殊的意義。孤山象征著孤寂和寂靜,修建塔于此,更能凸顯出對逝者的尊重和對他們靈魂的安撫。
最后兩句"已有高名垂世間"表明盡管這座塔在規模上并不出眾,但它卻因為修建在孤山上,已經在世間贏得了崇高的聲譽。這種聲譽不僅僅因為塔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作者對靈魂的關懷和敬意。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靈魂安寧的渴望和對逝者的敬仰之情。通過描述自己親自前來修建塔的場景,詩人傳遞出一種責任感和對逝者的尊重。這首詩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逝者的紀念和對生命的關懷,使讀者在感慨中思考生死的意義。
“已有高名垂世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cí guāng tǎ
書慈光塔
líng gǔ wèi cáng sān shí zài, wǒ lái shōu de zàng gū shān.
靈骨未藏三十載,我來收得葬孤山。
cǐ zhōng qǐ tǎ bù zài dà, yǐ yǒu gāo míng chuí shì jiān.
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間。
“已有高名垂世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