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在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在人間”全詩
將軍封五利,神藥訪三山。
重色為金屋,窮兵過玉關。
豈知堯舜道,千古在人間。
分類:
《漢武帝》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武帝》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智圓。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歷史上秦皇帝和漢武帝的評價,以及對權力和榮華富貴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酷矣秦皇滅,荒哉漢武還。
秦皇滅亡的殘酷,漢武帝的榮華富貴又何等荒唐。
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秦皇和漢武帝的不同評價。秦皇帝以其殘忍的手段和統治方式而聞名于世,而漢武帝則以其帝國的繁榮和豐富的歷史貢獻而備受贊譽。作者通過對比,暗示了權力與榮華的虛妄和脆弱。
將軍封五利,神藥訪三山。
漢武帝封賞眾多將軍,享有五種利益。他還尋求神奇的仙丹,前往三山朝拜。
這兩句詩描繪了漢武帝的權力和追求。將軍被封賞,得到各種權益,展示了他的慷慨和大度。同時,他也追求長生不老的仙藥,希望得到神奇的力量。這表明了他對權力和永生的渴望。
重色為金屋,窮兵過玉關。
漢武帝沉迷于縱欲之樂,將宮廷美女視為珍寶,使得后宮如金屋般華麗。他還不惜耗費巨資和兵力,窮兵黷武,征戰邊關。
這兩句詩表達了漢武帝的奢靡和好戰。他沉湎于享樂,將權力和財富用于滿足自己的私欲。同時,他也傾盡國力,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擴張。這反映了他對榮耀和權力的追求,卻忽視了統治的道義和民生的疾苦。
豈知堯舜道,千古在人間。
漢武帝并不了解堯舜的治國之道,這種道義千古流傳,影響至今。
這兩句詩通過對比,強調了漢武帝在治國方面的缺憾。堯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圣君,以其仁愛和智慧治理國家,被后世尊為楷模。作者暗示漢武帝應該學習堯舜的治國之道,才能在歷史中留下真正的偉業。
這首詩詞通過對秦皇和漢武帝的評價,反映了作者對權力和榮華富貴的思考。他認為權力的濫用和追求物質的盲目會導致國家的衰敗和人民的苦難。與此同時,他提出了堯舜的治國之道作為對比,強調了道義和智慧在統治中的重要性。整首詩反映了作者對歷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批判和啟示的意味。
“千古在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wǔ dì
漢武帝
kù yǐ qín huáng miè, huāng zāi hàn wǔ hái.
酷矣秦皇滅,荒哉漢武還。
jiāng jūn fēng wǔ lì, shén yào fǎng sān shān.
將軍封五利,神藥訪三山。
zhòng sè wèi jīn wū, qióng bīng guò yù guān.
重色為金屋,窮兵過玉關。
qǐ zhī yáo shùn dào, qiān gǔ zài rén jiān.
豈知堯舜道,千古在人間。
“千古在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