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尺千馀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徑尺千馀朵”全詩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渾侍中宅牡丹》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渾侍中宅牡丹》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短詩,即描寫渾侍中府中盛開的牡丹花。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徑尺千余朵,
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
更不向諸家。
詩意:在這首詩中,劉禹錫贊美了渾侍中府中盛開的牡丹花的美麗。詩人用簡潔而形象的語言,通過描述這千余朵牡丹的盛開,表達出對花卉之美的贊嘆之情。詩人感嘆在人間居然有如此美麗的花朵,絲毫不亞于諸名家的花園。在今天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詩人認為,這朵牡丹花的美麗不亞于那些名門大戶的園林佳麗。
詩詞的賞析:這首詩詞的篇幅短小,卻能通過簡潔的句子傳遞出豐富的意境。劉禹錫在詩中以渾侍中府中的牡丹花為主題,以簡短的文字揭示出花朵的盛開之美。詩句“徑尺千余朵,人間有此花”,直接表明了牡丹花的數量和美麗。詩句“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則表示這朵牡丹花的美麗超越了其他家園中的花朵。
整首詩以牡丹花為中心,通過簡單的描寫和對比,突出了牡丹花的美麗和非凡之處。作者用幾個簡短的詞語,將濃艷豐滿的花朵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展現出了唯美的詩意。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描寫,抓住了牡丹的特點和魅力,讓讀者感受到花開的美麗和生命的燦爛。
“徑尺千馀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n shì zhōng zhái mǔ dān
渾侍中宅牡丹
jìng chǐ qiān yú duǒ, rén jiān yǒu cǐ huā.
徑尺千馀朵,人間有此花。
jīn zhāo jiàn yán sè, gèng bù xiàng zhū jiā.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徑尺千馀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