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威靈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載威靈盡”全詩
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君山懷古》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君山懷古》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屬車八十一,
此地阻長風。
千載威靈盡,
赭山寒水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君山的景色,并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和對興盛的過去的哀嘆。君山是一座位于洞庭湖南岸的名山,它曾經是一個繁華的地方,但現在已經衰敗。
賞析:
首先,詩中的"屬車八十一"一句,指的是君山屬于湖南的第81縣。這句話引出了整首詩的主題,即君山的衰敗。
接著,詩人描述了君山所處的位置:"此地阻長風"。這里的"長風"可以理解為興盛和繁榮的象征,而君山所在的地方卻被阻隔了,意味著它失去了昔日的榮光。
接下來的兩句"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表達了對君山歷史悠久的威嚴和靈氣的懷念。"千載"表示千年,說明君山曾經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威靈"則指的是君山昔日的威嚴和神秘力量,現在已經消逝殆盡。"赭山寒水中"描繪了君山的自然景觀,表現出一種凄涼和荒涼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描繪君山的現狀和對歷史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興盛過去的懷念和對衰敗現狀的惋惜之情。它寄托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變遷和衰落。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君山的景色和歷史,通過對比展示了時光的無情和歷史的變遷,給人以深思。
“千載威靈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n shān huái gǔ
君山懷古
shǔ chē bā shí yī, cǐ dì zǔ cháng fēng.
屬車八十一,此地阻長風。
qiān zǎi wēi líng jǐn, zhě shān hán shuǐ zhōng.
千載威靈盡,赭山寒水中。
“千載威靈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