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空暮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章臺空暮塵”全詩
可憐鸞鏡下,哭殺畫眉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再傷龐尹》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傷龐尹》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京兆歸何處,
章臺空暮塵。
可憐鸞鏡下,
哭殺畫眉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傷感的場景,詩人感嘆京兆(指長安,唐代的首都)現在變成了何處,章臺(皇宮中的重要建筑)已經荒廢,空空蕩蕩充滿了塵土。詩人同情那位在鸞鏡前照著自己的形象,因悲傷而哭得幾乎要死去的畫眉人(指自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通過描繪京兆的廢墟和章臺的荒涼,詩人展示了一個曾經輝煌繁榮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片蕭條和塵土飛揚的景象。這種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傷感相呼應,使人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薄涼。
詩中的"鸞鏡"指的是傳統宮廷中的裝飾品,它是一面鏡子,上面雕刻有鸞(一種神話中的鳥)的形象。在古代,女子在鸞鏡前照容是一種美麗和婉約的形象。詩人憐惜自己在鸞鏡前照著自己憔悴凄苦的形象,表達了對自己逝去的輝煌歲月和失去的美好的惋惜之情。
最后兩句"哭殺畫眉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痛苦。"畫眉人"指的是詩人自己,畫眉是古代女子的化妝方式,畫出的眉毛彎曲如畫。詩人用"哭殺"來形容自己由于悲傷而快要死去的模樣,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痛楚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四句話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輝煌消散和個人遭遇的深深憂傷之情,通過對景物和形象的描繪,傳達了對逝去歲月和失去美好的思考和感慨。
“章臺空暮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shāng páng yǐn
再傷龐尹
jīng zhào guī hé chǔ, zhāng tái kōng mù chén.
京兆歸何處,章臺空暮塵。
kě lián luán jìng xià, kū shā huà méi rén.
可憐鸞鏡下,哭殺畫眉人。
“章臺空暮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