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隨出罻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隨出罻羅”全詩
會待休車騎,相隨出罻羅。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答柳子厚》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柳子厚》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寫了年輕的禹錫感嘆人生短暫,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詩人期望放棄俗務,與友人柳子厚一起出游,享受田園之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年輕的我憂慮重重,比四種愁苦更勝一籌。
與柳子厚舉杯共飲,拋開一切煩惱出游。
這首詩詞寫出了詩人年輕時的心境,以及對于短暫人生的思考。詩人感嘆自己的年紀尚輕,但心中憂愁卻比太多,正是因為對生命的短暫和珍貴有著深刻的認識。詩中的“四愁”指的是官員擔憂與政事相關的四種憂愁。
詩人希望能與好友柳子厚一起,暫時拋開俗務和憂愁,享受山水和鄉村的美好。其中“休車騎”指的是停止官職的車馬喧囂,退隱于山林間。而“罻羅”則是指竹葦編制的竹簍,也是農村生活的象征。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短暫和世事紛擾的思考,以及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通過與好友一起出游,詩人希望能夠暫時擺脫憂愁,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這首詩詞展現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追求自然、回歸本真的思想傾向,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真正意義上的快樂追求的渴望。
“相隨出罻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iǔ zi hòu
答柳子厚
nián fāng bó yù zǎo, hèn bǐ sì chóu duō.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huì dài xiū chē qí, xiāng suí chū wèi luó.
會待休車騎,相隨出罻羅。
“相隨出罻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