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連必是多情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連必是多情處”全詩
望嵩樓上忽相見,看過花開花落時。
繁花落盡君辭去,綠草垂楊引征路。
東道諸侯皆故人,留連必是多情處。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廖參謀東游二首》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廖參謀東游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作品,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惜。
詩詞中描述了詩人在九陌上與友人告別的情景,他們本無法預料何時再相聚。然而,在望嵩樓上,詩人忽然看到了友人,讓他感到十分驚喜。友人的離去,也使得詩人對繁花落盡的景象有些無所適從,但他知道友人已離去,綠草垂楊會引領他走上新的征程。在東游的路上,詩人會遇到許多曾經相識的人,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們相聚必然會留連于多情之處。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別離和再相聚的情景,達到了表達友情之深厚、留念之情的目的。詩人以望嵩樓為背景,透過花開花落的變化,傳達出人世無常的感慨。詩人對友人的離別感到遺憾和不舍,但又懂得友人必須走自己的路,繼續前行。他相信,友人在東游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曾經相識的人,那些人都是友人的朋友,心生感激之情。這既是對友人的祝福,也是對友情的贊頌。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別離和重逢的場景,以及詩人對友情的體驗和理解。通過所見所感,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友人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傳達出一種深深的人情和真切的友誼。這使得詩詞具有了真實、感人和動人的力量。
“留連必是多情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ào cān móu dōng yóu èr shǒu
送廖參謀東游二首
jiǔ mò féng jūn yòu bié lí, xíng yún bié hè běn wú qī.
九陌逢君又別離,行云別鶴本無期。
wàng sōng lóu shàng hū xiāng jiàn, kàn guò huā kāi huā luò shí.
望嵩樓上忽相見,看過花開花落時。
fán huā luò jǐn jūn cí qù, lǜ cǎo chuí yáng yǐn zhēng lù.
繁花落盡君辭去,綠草垂楊引征路。
dōng dào zhū hóu jiē gù rén, liú lián bì shì duō qíng chù.
東道諸侯皆故人,留連必是多情處。
“留連必是多情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