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舊吏來相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宮舊吏來相問”全詩
南宮舊吏來相問,何處淹留白發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城開東注流月香。
林落江澄云亦白,嶺寒猿鬢雪偏長。
舅甥闌干細尋閣,叔侄邯鄲暗探牆。
自拜新薦相如好,長教應選最雄豪。
中文譯文:
我從遠方征戰回到京城,見到了我的舊友馮叔達。城門敞開,流出的是東方注入城中的月光之香。
林木凋謝,江水清澈,天空云彩也變得白得發顫。山嶺寒意襲人,讓猿猴的鬃毛都變得長長的像雪一樣。
舅甥之間相互問候,細致地搜尋宮閣。叔侄之間隱藏真情,像在邯鄲城暗地中探索墻壁一樣。
自從我被新的任命接納,我一直教導他們怎樣選擇最優秀的人才,如同相如般嫻熟。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講述了自己戰勝艱難困苦回到京城和舊友馮叔達重聚的情景。詩人描繪了夜晚城門敞開的情景,借此表達了詩人對新的挑戰和未來的期待。凋謝的林木、清澈的江水和白如霜雪的天空,都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舅甥間細致的探訪和叔侄之間的隱藏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于親情和友情的思考和捕捉。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要為國家選拔最優秀的人才,以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的意愿和抱負。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對人物關系的揭示,展現了詩人對民生、親情和友情等諸多方面的思考。詩中的景物猶如畫卷般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感受到了歲月流逝和人事變遷帶來的深深的感傷。通過舅甥間的相互問候和叔侄間的情感探尋,詩人表達了對家庭關系的思考與感悟。最后,詩人立志要為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表達了他對國家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望。詩中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使人在欣賞之余也不禁產生對生命、時間和家國情懷的深思。
“南宮舊吏來相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hái jīng shī jiàn jiù fān guān féng shū dá
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
qián zhě cōng cōng fú bèi xíng, shí nián qiáo cuì dào jīng chéng.
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
nán gōng jiù lì lái xiāng wèn, hé chǔ yān liú bái fà shēng.
南宮舊吏來相問,何處淹留白發生。
“南宮舊吏來相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