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逐人間風露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逐人間風露秋”全詩
從來海上仙桃樹,肯逐人間風露秋。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奉和裴令公夜宴》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裴令公夜宴》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下蒼生望不休,
東山雖有但時游。
從來海上仙桃樹,
肯逐人間風露秋。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為裴令公夜晚的宴會寫的。詩人表達了天下人對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并表達了人們對裴令公宴會的期待和崇敬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和清新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對仙境的向往和對裴令公宴會的期待。詩中的天下蒼生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心聲,他們對仙境的向往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中的東山雖有但時游,指的是仙山東山,雖然只能偶爾去一次,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仙境之美。詩的最后兩句從來海上仙桃樹,肯逐人間風露秋,表達了仙境的神秘和人間的繁華之間的對比,顯示了仙境的珍貴和稀缺。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普通百姓對仙境向往的情感,給人以心靈上的寄托和寧靜。
“肯逐人間風露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péi lìng gōng yè yàn
奉和裴令公夜宴
tiān xià cāng shēng wàng bù xiū, dōng shān suī yǒu dàn shí yóu.
天下蒼生望不休,東山雖有但時游。
cóng lái hǎi shàng xiān táo shù, kěn zhú rén jiān fēng lù qiū.
從來海上仙桃樹,肯逐人間風露秋。
“肯逐人間風露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