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分明銀漢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織女分明銀漢秋”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秋夜安國觀聞笙》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夜安國觀聞笙》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秋夜中的安國觀景象,以及傳統的笙樂聲。
中文譯文:
織女明亮地織著銀絲
天上銀河中,秋風吹動著桂樹的枝葉
月光灑滿了庭院,寂靜無聲中,人們聆聽著一首霓裳曲
曲調傳遍了高樓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安國觀的秋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音樂的喜愛。織女是中國傳說中的天上人,與牛郎在銀河上的鵲橋相會,象征著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桂樹和梧桐樹是秋天的常見景象,它們隨著秋風搖曳,給人一種涼爽宜人的感覺。月光照耀在庭院之中,給人一種寧靜的氛圍。人們在安國觀中聆聽霓裳曲,霓裳是傳統的樂曲,主要用笙樂演奏,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詩中的景象和音樂相結合,讓人感受到了秋夜的美好和寧靜。
整首詩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象和優美的音樂烘托出了秋夜的祥和與美好,傳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唐代文人對音樂的熱愛和對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織女分明銀漢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ān guó guān wén shēng
秋夜安國觀聞笙
zhī nǚ fēn míng yín hàn qiū, guì zhī wú yè gòng sōu liú. yuè lù mǎn tíng rén jì jì, ní cháng yī qǔ zài gāo lóu.
織女分明銀漢秋,桂枝梧葉共颼飗.月露滿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樓。
“織女分明銀漢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