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還珠舊有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合浦還珠舊有亭”全詩
沙中蚌蛤胎滿,潭底蛟龍睡不驚。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合浦還珠亭》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合浦還珠亭》是宋代詩人陶弼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為"合浦還珠亭"的景點,以及與之相關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合浦還珠舊有亭,
使君方似古人清。
沙中蚌蛤胎滿,
潭底蛟龍睡不驚。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述合浦還珠亭為中心,通過幾個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這個景點的印象和感受。
首句"合浦還珠舊有亭"揭示了合浦還珠亭的歷史悠久,它似乎是一個古老的遺跡,承載著歷史的滄桑。"合浦還珠"這個名字暗示了這個亭子可能與傳說中的故事或神話有關,增加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第二句"使君方似古人清"表達了詩人對使君的景象的贊美。"使君"可能指的是來此游覽的官員或貴族,他們的風姿儀態使得他們看起來就像古人一樣清雅高潔。這里詩人通過對使君的贊美,間接展示了合浦還珠亭的美麗和令人陶醉的環境。
接下來的兩句"沙中蚌蛤胎滿,潭底蛟龍睡不驚"描繪了亭子周圍的自然景觀。"沙中蚌蛤胎滿"揭示了亭子附近的沙灘上生長著許多蚌蛤,它們孕育出新的生命,象征著生機和繁榮。"潭底蛟龍睡不驚"則暗示著潭水深不可測,隱藏著神秘不可知的生物。這種對自然界的描繪與亭子的古怪與神秘氛圍相呼應,增添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詩意。
總的來說,陶弼的《合浦還珠亭》通過簡潔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合浦還珠亭的美麗與神秘。他巧妙地將歷史、人物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傳達了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和諧。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景物的真摯情感和對自然、歷史的敬畏之情。
“合浦還珠舊有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ǔ huán zhū tíng
合浦還珠亭
hé pǔ huán zhū jiù yǒu tíng, shǐ jūn fāng shì gǔ rén qīng.
合浦還珠舊有亭,使君方似古人清。
shā zhōng bàng há tāi mǎn, tán dǐ jiāo lóng shuì bù jīng.
沙中蚌蛤胎滿,潭底蛟龍睡不驚。
“合浦還珠舊有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