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推君縣好封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推君縣好封圻”全詩
不同合浦人民眾,雖接交州寇盜稀。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寄石康縣曹元道》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石康縣曹元道》
中文譯文:
屢與南僧談瘴溪,
獨推君縣好封圻。
不同合浦人民眾,
雖接交州寇盜稀。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陶弼的作品,《寄石康縣曹元道》。詩中表達了作者與南方僧人頻繁談論瘴溪之事,同時獨自推崇石康縣的良好治理和有效的防御措施。與合浦地區的人民相比,石康縣的人民在抵御交州地區的敵寇和盜賊方面更為成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南方僧人的對話,突出了瘴溪的重要性,表明瘴溪是一片困擾南方地區的瘴癘之地。接著,作者以對比的手法,將石康縣與合浦地區進行對比,贊揚了石康縣的管理和治理能力。石康縣能夠有效地封堵瘴溪,防止瘴癘擴散,并且在軍事防御方面也相對成功,使得該地區的敵寇和盜賊相對稀少。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石康縣的贊美和對其治理能力的肯定。描繪了瘴溪的危險和石康縣在面對這一威脅時的優越性。這首詩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治理能力的敬佩和對安定穩定社會的向往。同時,通過對不同地區的對比,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治理的差異和地方政府的重要性。整體上,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石康縣的景仰和對治理能力的認可,同時也展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
“獨推君縣好封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kāng xiàn cáo yuán dào
寄石康縣曹元道
lǚ yǔ nán sēng tán zhàng xī, dú tuī jūn xiàn hǎo fēng qí.
屢與南僧談瘴溪,獨推君縣好封圻。
bù tóng hé pǔ rén mín zhòng, suī jiē jiāo zhōu kòu dào xī.
不同合浦人民眾,雖接交州寇盜稀。
“獨推君縣好封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