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倚臨崖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棧倚臨崖石”全詩
晝陰疑雨后,久冷覺秋先。
棧倚臨崖石,竿通隔領泉。
片帆云里現,知是貢賨船。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五溪》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溪》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溪邊的六月天,溪水深邃,氣象獨特。白天的陰云像是雨后的跡象,久違的寒冷使人感覺到秋天的先兆。木棧道依靠在崖壁上,竹竿穿梭于相隔的泉水之間。一艘孤帆在云霧中浮現,我知道那是裝載著貢品的船只。
詩意:
《五溪》以描繪五溪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寫溪水的深邃、天氣的變化以及船只的出現,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季節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詞描寫手法,以簡練而準確的語言勾勒出自然景物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敏銳觀察和對季節變遷的深切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五溪的景色和季節的變化,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寫晝夜、寒暑、濕干等對立的事物,突出了五溪的氣象和環境的特點。作者通過描述木棧道和竹竿,展現了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融合,增添了詩詞的情感和意境。最后,出現的貢資船則揭示了一個特殊的場景,展示了貢船的威嚴和重要性,也暗示了社會的繁榮和秩序。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筆觸勾勒出了五溪的景色和氣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富有意境和感受力,將讀者帶入了五溪的環境中,令人聯想到山間溪水的清涼和季節交替的變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棧倚臨崖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xī
五溪
liù yuè wǔ xī biān, xī shēn qì xiàng piān.
六月五溪邊,溪深氣象偏。
zhòu yīn yí yǔ hòu, jiǔ lěng jué qiū xiān.
晝陰疑雨后,久冷覺秋先。
zhàn yǐ lín yá shí, gān tōng gé lǐng quán.
棧倚臨崖石,竿通隔領泉。
piàn fān yún lǐ xiàn, zhī shì gòng cóng chuán.
片帆云里現,知是貢賨船。
“棧倚臨崖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