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此煙波似五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愛此煙波似五湖”全詩
民收果實充田賦,匠寫空形入畫圖。
白鳥知機遠冠蓋,紫鱗貪餌落盤盂。
主人非為清香護,愛此煙波似五湖。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芙蓉亭》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芙蓉亭》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芙蓉亭為背景,描繪了亭子周圍的景象和主人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邊柝無聲獄訟疏,
芙蓉池上避金鳥。
民收果實充田賦,
匠寫空形入畫圖。
白鳥知機遠冠蓋,
紫鱗貪餌落盤盂。
主人非為清香護,
愛此煙波似五湖。
詩意和賞析:
《芙蓉亭》通過描繪芙蓉亭周圍的景物和情景,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詞中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的開篇寫到"邊柝無聲獄訟疏",邊柝是公廨中用來存放文書的柜子,這里指的是公案上的公文沒有聲音,也就是指政務清凈,官員們都在安心處理公務,獄訟疏指的是官司減少。這描繪了一個治理有方、社會安定的局面。
接著,詩中描述了芙蓉池上的金鳥。芙蓉池是一個美麗的景點,而金鳥則象征著吉祥和祥瑞。作者通過描繪這一場景,隱喻國家的繁榮和和諧。
詩的下半部分則以民眾的勞作和藝術創作為主題。民眾收獲果實,用來填補田賦,這描繪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國家的財政充盈。而匠人則寫空形入畫圖,這里表達了藝術家的創作之情。整個描寫表現了社會各個層面的繁榮景象。
最后兩句描述了芙蓉亭主人對這一景象的態度。白鳥知機遠冠蓋,紫鱗貪餌落盤盂。白鳥遠離宮殿,而紫鱗則貪婪地落入魚盤。這里表達了主人對名利的淡泊和對清香煙波、寧靜自然的喜愛。他不追求權勢和物質,而是傾向于享受自然的美好和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寫的精細刻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安寧繁榮和寧靜自然的向往,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同時,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清凈和自由的追求。
“愛此煙波似五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róng tíng
芙蓉亭
biān tuò wú shēng yù sòng shū, fú róng chí shàng bì jīn niǎo.
邊柝無聲獄訟疏,芙蓉池上避金鳥。
mín shōu guǒ shí chōng tián fù, jiàng xiě kōng xíng rù huà tú.
民收果實充田賦,匠寫空形入畫圖。
bái niǎo zhī jī yuǎn guān gài, zǐ lín tān ěr luò pán yú.
白鳥知機遠冠蓋,紫鱗貪餌落盤盂。
zhǔ rén fēi wéi qīng xiāng hù, ài cǐ yān bō shì wǔ hú.
主人非為清香護,愛此煙波似五湖。
“愛此煙波似五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