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過無窮來往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過無窮來往人”全詩
莫言一片危基在,猶過無窮來往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故洛城古墻》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洛城古墻
粉落椒飛知幾春,
風吹雨灑旋成塵。
莫言一片危基在,
猶過無窮來往人。
中文譯文:
故洛城的古墻
紅色的灰塵飄散在空中,
風吹雨灑將它們吹散成塵土。
不要說只剩下一片脆弱的基石,
仍然有無數人來來往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故洛城古墻的頹敗和歲月的流轉。詩中使用了粉落、椒飛、風吹雨灑等意象,表達了古墻上厚厚的灰塵被風雨吹散的景象,暗喻了古墻的年代久遠和頹敗不堪。詩人通過“莫言一片危基在”,表達了即使只剩下脆弱的基石,依然有無數人來往的深意,暗示了故洛城古墻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魅力,以及人們對歷史的追憶和敬仰之情。
劉禹錫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詩風和才思敏捷的文章而聞名,詩歌作品多描繪自然景物、抒發個人情感,并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歷史的回顧。這首詩直接寫出了故洛城古墻的景象,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歲月的痕跡和深沉的歷史文化意蘊,展現了劉禹錫將人、自然和歷史融為一體的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能力。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歷史文化遺存的珍視和人們對歷史的無窮思考和留戀之情。這種對歷史的回憶和關注,體現了作者的深厚的人文情懷和對時代的體察和反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猶過無窮來往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luò chéng gǔ qiáng
故洛城古墻
fěn luò jiāo fēi zhī jǐ chūn, fēng chuī yǔ sǎ xuán chéng chén.
粉落椒飛知幾春,風吹雨灑旋成塵。
mò yán yī piàn wēi jī zài, yóu guò wú qióng lái wǎng rén.
莫言一片危基在,猶過無窮來往人。
“猶過無窮來往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