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典欲催愁杜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典欲催愁杜老”全詩
衣典欲催愁杜老,鬢霜難拒笑潘郎。
風來尚恐波生陸,暑退猶疑葉可觴。
擬種陶朱三百樹,廣文茅屋未應荒。
分類:
《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
作者:項安世(宋代)
吹殘池面旆中央,
幻出臺前艷粉光。
衣典欲催愁杜老,
鬢霜難拒笑潘郎。
風來尚恐波生陸,
暑退猶疑葉可觴。
擬種陶朱三百樹,
廣文茅屋未應荒。
【中文譯文】
吹散了池面上的旗幟,
在臺前顯現出艷粉的光芒。
衣典擬要催促愁苦的杜老,
鬢角上的霜花難以阻攔笑容滿面的潘郎。
風吹過來,仍擔心波浪涌起,
暑氣已退,仍猶豫著葉子是否可供盛酒。
計劃種植陶紅色的三百棵樹,
廣闊的文采茅屋尚未被荒廢。
【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描繪了一個美麗景象的場景。詩人以巧妙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自然景觀和人事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篇,通過描述吹散了池面上的旗幟,出現在臺前的艷粉光芒,展現了一個美麗的景象。這里既有自然景觀的美麗,也有人工布置的瑰麗,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愉悅。
接著,詩人提到了愁苦的杜老和笑容滿面的潘郎。愁杜老和笑潘郎分別代表了歲月的滄桑和歡樂的人物形象。衣典欲催愁杜老,鬢霜難拒笑潘郎,表達了歲月更迭中愁苦和歡樂的交替,人生的喜怒哀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然景觀的變化來映襯人事的變遷。風來尚恐波生陸,暑退猶疑葉可觴,詩人通過描繪風和夏季的消退,表現了對時間流逝的憂慮和思考。葉可觴暗示了酒的意象,詩人猶豫是因為酒的意象與自然景觀是否相得益彰。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擬種陶朱三百樹,廣文茅屋未應荒,詩人希望在廣闊的文采茅屋中種植陶紅色的三百棵樹,展現出一片美好的景象,同時也寓意著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事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人生滄桑和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向往。
“衣典欲催愁杜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ú cáo mù fú róng èr shǒu
次韻盧漕木芙蓉二首
chuī cán chí miàn pèi zhōng yāng, huàn chū tái qián yàn fěn guāng.
吹殘池面旆中央,幻出臺前艷粉光。
yī diǎn yù cuī chóu dù lǎo, bìn shuāng nán jù xiào pān láng.
衣典欲催愁杜老,鬢霜難拒笑潘郎。
fēng lái shàng kǒng bō shēng lù, shǔ tuì yóu yí yè kě shāng.
風來尚恐波生陸,暑退猶疑葉可觴。
nǐ zhǒng táo zhū sān bǎi shù, guǎng wén máo wū wèi yīng huāng.
擬種陶朱三百樹,廣文茅屋未應荒。
“衣典欲催愁杜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