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攜劊子丹誰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京攜劊子丹誰頸”全詩
天上那無黃背子,人間豈有白桃花。
分類: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他在閱讀本朝歷史時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
京攜劊子丹誰頸,
怒發私書族幾家。
天上那無黃背子,
人間豈有白桃花。
中文譯文:
在京城,劊子手的劍誰在割頸?
憤怒激發,私密的書信流傳于幾家。
天上的黃背子仍在,無法改變,
而人間的白桃花是否還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和簡潔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宋代朝廷的批評和思考。詩人項安世通過反問的方式,探討了一些社會和政治現象。
首先,詩中提到了京城,暗指朝廷的中心地位。"劊子丹"是指劊子手的劍,象征著政治斗爭和權力的代表。作者關注朝廷中的權謀和敵對勢力,他在詩中用問句表達了對這種情況的質疑和憤怒。
其次,"私書"一詞暗示了信息的傳遞和秘密的交流。作者可能指的是那些私下傳遞的書信,這些書信記錄著政治陰謀和權力斗爭的細節。"族幾家"指的是一些家族或勢力,暗示著政治權力的私人化和集團化。
然后,詩中提到了"黃背子"和"白桃花",通過對比天上和人間的景象,抒發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向往。"黃背子"可能指的是黃色背景的官方文書,象征著朝廷的官僚體系。而"白桃花"則可能象征著純潔和美好的事物。詩人通過這種對比,暗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總的來說,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于宋代朝廷政治的不滿和對現實的思考。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詩人項安世傳遞了他對權力斗爭、政治陰謀以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的深刻思考。
“京攜劊子丹誰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běn cháo shǐ yǒu gǎn shí shǒu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
jīng xié guì zi dān shuí jǐng, nù fà sī shū zú jǐ jiā.
京攜劊子丹誰頸,怒發私書族幾家。
tiān shàng nà wú huáng bēi zi, rén jiān qǐ yǒu bái táo huā.
天上那無黃背子,人間豈有白桃花。
“京攜劊子丹誰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