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裾未稱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簪裾未稱貧”全詩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爐灶聊隨俗,簪裾未稱貧。
壺公觀中路,聞道接天津。
分類:
《送楊道士歸蔡州》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楊道士歸蔡州》
朝代:宋代
作者:王铚
中文譯文:
列子風回馭,
林宗雨墊巾。
花明千嶂晚,
云暖一山春。
爐灶聊隨俗,
簪裾未稱貧。
壺公觀中路,
聞道接天津。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王铚創作的《送楊道士歸蔡州》。詩中描繪了送別楊道士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和道士的形象,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是景物描寫,以列子風和林宗雨為象征,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和風雨交替的情景。這里的列子風代表狂風,林宗雨則代表雨水,兩者交替出現,暗示著萬物無常的道理。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花明和云暖,以表達美好的景象。花明千嶂晚,描繪了千嶂之間花開的美景,而云暖一山春,則表達了春天的氣息如云般溫暖。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爐灶聊隨俗,簪裾未稱貧,表達了詩人的隨遇而安的態度和胸懷。爐灶隨俗,意味著詩人能適應平凡的生活,簪裾未稱貧,則表明詩人并不追求物質的富裕,而更注重內心的滿足。
最后兩句描述了壺公觀中路,聞道接天津。壺公是道教中的神仙,這里指楊道士。壺公觀中路意味著楊道士是一位修行者,他的修行之路通向天津,也暗示著他將追求更高的境界。這里的聞道接天津,表達了詩人對楊道士的敬佩和祝福。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道士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修行者的敬仰。詩中融入了自然的變幻和人生的哲理,展現了王铚細膩的感受力和思想深度。
“簪裾未稱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g dào shì guī cài zhōu
送楊道士歸蔡州
liè zǐ fēng huí yù, lín zōng yǔ diàn jīn.
列子風回馭,林宗雨墊巾。
huā míng qiān zhàng wǎn, yún nuǎn yī shān chūn.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lú zào liáo suí sú, zān jū wèi chēng pín.
爐灶聊隨俗,簪裾未稱貧。
hú gōng guān zhōng lù, wén dào jiē tiān jīn.
壺公觀中路,聞道接天津。
“簪裾未稱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