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熟機緣到真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熟機緣到真際”全詩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分類:
《定光院》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光院》是宋代文人王铚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兵戈紛亂的時代中,僧人在定光院中自得其樂的景象。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兵戈幾載劇波翻,
去住優游僧自閑。
已熟機緣到真際,
久將生死斷人寰。
沙明寒水月窺澗,
露濕曉煙秋在山。
一佛鏡中那是別,
孤云不離亂峰間。
詩意與賞析:
《定光院》以兵戈紛亂的時代為背景,表達了王铚對世俗戰亂的厭倦和對僧人禪修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僧人在定光院中自得其樂、恬靜無憂的景象。
詩的開篇寫道:“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閑。”這里描述了長期以來戰亂帶來的動蕩和痛苦,而僧人卻能在這個安寧的院落中自由自在地游玩,無憂無慮。
接下來的兩句“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表達了僧人已經達到了超脫塵世的境地,超越了生死的界限,進入了真實的境界。這是一種對于修行者通往解脫的渴望,也是對現實世界的拒絕。
接著的兩句“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寧靜和美好。冷清的水、明亮的月光、濕潤的露水和朦朧的煙霧,都營造出了一種寧靜幽雅的山水意境。
最后兩句“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通過佛像中的映像和孤云的描寫,表達了僧人內心的超然和獨立。佛像映照出的景物不再是世俗的紛擾,而是僧人內心的寂靜和超越。孤云不受紛亂峰間的影響,獨立而存在,象征著僧人在喧囂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獨立。
整首詩以清新、寧靜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僧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的理想場景,展現了王铚對于和平、寧靜生活的向往,并表達了對紛亂世俗的厭倦和拒絕。
“已熟機緣到真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guāng yuàn
定光院
bīng gē jǐ zài jù bō fān, qù zhù yōu yóu sēng zì xián.
兵戈幾載劇波翻,去住優游僧自閒。
yǐ shú jī yuán dào zhēn jì, jiǔ jiāng shēng sǐ duàn rén huán.
已熟機緣到真際,久將生死斷人寰。
shā míng hán shuǐ yuè kuī jiàn, lù shī xiǎo yān qiū zài shān.
沙明寒水月窺澗,露濕曉煙秋在山。
yī fú jìng zhōng nà shi bié, gū yún bù lí luàn fēng jiān.
一佛鏡中那是別,孤云不離亂峰間。
“已熟機緣到真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