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逝幾朝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逝幾朝昏”全詩
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聽微水有感四首》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微水有感四首》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水流的變化和永恒的特性,以及人們在欣賞水流時所體驗到的感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聽著微弱的水聲,我有了一些感悟。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對水流的觀察和思考。首先,詩人提到水流的發源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太古時代。這個描述給人一種宏大的感覺,讓人聯想到水的流動象征著時間的推移,流淌了數個朝代的昏暗時光。
接下來,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去理解水流的無窮意義。這種意義對于人類來說是無法完全識別和理解的,它超越了我們有限的認知。因此,詩人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去認識和了解這種無窮意義,就應該仔細觀察石頭上的水痕。
水痕是水流在長時間的沖刷中留下的痕跡,它們記錄了水的流動軌跡和變化。詩人認為,通過觀察水痕,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流的本質和意義。水痕是一種微妙而細膩的存在,它們寄托著時間和變幻的痕跡,同時也象征著人類對于自然和宇宙奧秘的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水流和水痕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和宇宙的深入思考,并呼喚人們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時,去思考其中的哲理和意義。詩人通過水流和水痕的形象,傳達了一種對于宇宙無窮意義的敬畏和思考,并告訴我們,要真正理解自然和世界,需要細心觀察和思考。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通過對水流和水痕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宇宙和自然的思考之情。它提醒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要時刻保持對自然的敏感和思考,從微小的事物中尋找啟示和哲理。同時,詩詞中那種對無窮意義的探索和追求,也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帶給讀者一種深沉的思索和共鳴。
“東逝幾朝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wēi shuǐ yǒu gǎn sì shǒu
聽微水有感四首
fā yuán yóu tài gǔ, dōng shì jǐ cháo hūn.
發源由太古,東逝幾朝昏。
yù shí wú qióng yì, dāng kàn shí shàng hén.
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東逝幾朝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