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恨搗衣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恨搗衣者”全詩
秋月三五夜,砧聲滿長安。
幽人感中懷,靜聽淚汍瀾。
所恨搗衣者,不知天下寒。
分類:
《聞砧有感》呂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聞砧有感》是唐代呂溫創作的。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門儼云端,
此地富羅紈。
秋月三五夜,
砧聲滿長安。
幽人感中懷,
靜聽淚汍瀾。
所恨搗衣者,
不知天下寒。
譯文:
高樓千門傲云霄,
此地人家少不了珍貴的羅織細絲。
秋夜中,幾個五天一起的夜晚,
從長安城中傳來悠長的砧聲。
身處幽靜之地的人,感念起己之意懷,
靜靜地傾聽著淚涌成浪淌過心間。
可恨那搗衣的人們,
竟然不知道世間的寒冷。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秋夜長安城中傳來砧聲時幽靜之地的人的感嘆與思念。千門高樓儼然云端,而這個地方卻富足地擁有著名貴的羅織細絲。在幾個月亮三五一排的秋夜里,長安城中傳來了悠長的砧聲。在這個寧靜的地方,有些人思念起了自己的鄉愁,靜靜地傾聽著淚水涌動成浪并滴落心間。詩人也感嘆說,那些搗衣的人們竟然不知道世間的寒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長安城中傳來的砧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和對寒冷現實的感慨。全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高樓云端之地和平凡的生活鄉間,詩人所表達的是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紛繁世事的感慨。他通過長安城中傳來的砧聲,將現實與思念、寒冷與溫暖結合在一起,詩意深遠。整個詩意深遠,意境優美,給讀者帶來了思考與共鳴。
“所恨搗衣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zhēn yǒu gǎn
聞砧有感
qiān mén yǎn yún duān, cǐ dì fù luó wán.
千門儼云端,此地富羅紈。
qiū yuè sān wǔ yè, zhēn shēng mǎn cháng ān.
秋月三五夜,砧聲滿長安。
yōu rén gǎn zhōng huái, jìng tīng lèi wán lán.
幽人感中懷,靜聽淚汍瀾。
suǒ hèn dǎo yī zhě, bù zhī tiān xià hán.
所恨搗衣者,不知天下寒。
“所恨搗衣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