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應聞下民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耳應聞下民語”全詩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龜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饑何。
今年神祠禱不應,沽酒買牛空費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應聞下民語。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縣吏鞭笞苦。
分類:
《憫農》章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憫農》是宋代詩人章甫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農民艱辛的生活為主題,通過對農村景象的細膩描寫,表達了對農民苦難的同情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怒。
詩詞中描述了農村的景象,包括前村后村的水車聲和整夜不停的鳴叫聲。這種描述給人一種繁忙而辛勞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辛苦和不眠的辛酸。
詩中提到了連續四十天沒有下雨,使得高田的莊稼無法生長。這里的高田象征著豐收的希望,但龜兆的出現表明了豐收的可能性渺茫。這種對天借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農民生活的艱難。
接著,詩中描述了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卻因不熟而無法解渴。這里詩人通過描寫農民眼中希望的迫切和現實的殘酷之間的矛盾,表達了對農民生活困境的同情。
詩中還提到了今年神祠禱告無效,沽酒買牛卻是空費多。這里詩人通過神祠禱告和購買牛的行為,抨擊了社會上存在的官僚腐敗和不公平現象。農民們虔誠禱告,期待上天的幫助,但卻得不到實際的回應,這加深了詩詞中的悲憤情緒。
最后,詩詞中呼吁上天應該傾盆大雨,以免農民遭受縣吏的鞭笞之苦。這里詩人通過表達對天公的期望,揭示了農民們對自然力量的依賴和對社會不公的呼吁。
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將農民的艱辛生活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表達了對農民苦難的同情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怒。這首詩詞通過詩人對農民生活的關注和呼吁,展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思想內涵。
“有耳應聞下民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nóng
憫農
qián cūn hòu cūn shuǐ chē shēng, yī yī yà yà zhōng yè míng.
前村后村水車聲,咿咿軋軋終夜鳴。
huáng tiān bù yǔ sì shí rì, gāo tián hé zhǐ guī zhào chū.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龜兆出。
tián jiā yǎn chuān wàng zǎo hé, zǎo hé bù shú nài jī hé.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饑何。
jīn nián shén cí dǎo bù yīng, gū jiǔ mǎi niú kōng fèi duō.
今年神祠禱不應,沽酒買牛空費多。
tiān gōng gāo jū mín fù mǔ, yǒu ěr yīng wén xià mín yǔ.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應聞下民語。
qǐ wǒ pāng tuó bàn zhāo yǔ, miǎn zāo xiàn lì biān chī kǔ.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縣吏鞭笞苦。
“有耳應聞下民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