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書堂不閉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此書堂不閉廚”全詩
眈眈肯聽豺聲怯,索索當令鼠輩無。
既與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戲編須。
硬黃新染香如蠟,從此書堂不閉廚。
分類:
《虎斑貓》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虎斑貓》是宋代張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百丈慵參老野狐,
一只俄得小於菟。
眈眈肯聽豺聲怯,
索索當令鼠輩無。
既與道人常并坐,
何妨童子戲編須。
硬黃新染香如蠟,
從此書堂不閉廚。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述一只虎斑貓為主題。詩中描繪了貓的形象和行為,表達了貓的獨立和自由的本質,以及與人類的親近和共處之情景。詩中還涉及到書堂和廚房,暗示了貓與人類生活的交融和共同的生活空間。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描繪了一只虎斑貓的形象和性格。虎斑貓被形容為百丈高的老野狐,以及一只突然出現的小于菟(即小于貓)。雖然貓聽到豺狼的聲音也會畏縮,但它對捕食老鼠的能力卻是自信滿滿,毫不怯弱。詩中表達了貓的獨立和自主的態度,它不屈服于豺狼的聲音,自由自在地生活。
詩中還描繪了與道士和童子的互動場景,道人與貓常常一起坐在一起,而童子則喜歡和貓一起玩耍,編織著它的胡須。這種描繪展示了人與貓之間的親密關系,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他們共同分享書堂和生活空間。
最后兩句描述了貓的外貌特征,它的毛皮柔軟而有光澤,新染的黃色宛如蠟狀。這種描寫表達了貓的華美和高貴之處,也暗示了貓在書堂中的重要地位。"從此書堂不閉廚"這句話意味著貓在書堂中自由自在地出入,與人類共同生活。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只虎斑貓的形象和性格特點,表達了貓的獨立自主和與人類的情感紐帶。通過對貓和人的互動描寫,展現了一種和諧而親密的共處關系。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貓的靈動和自由,又表達了人與貓之間的情感共鳴,給人以溫馨和親切的感受。
“從此書堂不閉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ǔ bān māo
虎斑貓
bǎi zhàng yōng cān lǎo yě hú, yì zhī é dé xiǎo wū tú.
百丈慵參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
dān dān kěn tīng chái shēng qiè, suǒ suǒ dāng lìng shǔ bèi wú.
眈眈肯聽豺聲怯,索索當令鼠輩無。
jì yǔ dào rén cháng bìng zuò, hé fáng tóng zǐ xì biān xū.
既與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戲編須。
yìng huáng xīn rǎn xiāng rú là, cóng cǐ shū táng bù bì chú.
硬黃新染香如蠟,從此書堂不閉廚。
“從此書堂不閉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