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昏金篆牌猶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昏金篆牌猶掛”全詩
塵昏金篆牌猶掛,燈暗紗籠殿不開。
老鶴就涼臨古井,幽禽尋食下生臺。
詩成漫記檐間柱,去矣何時復此來。
分類:
《山寺小憩》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寺小憩》是宋代張镃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山寺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在山寺小憩時的心情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趨寺松杉夾徑栽,
解鞍流憩得莓苔。
塵昏金篆牌猶掛,
燈暗紗籠殿不開。
老鶴就涼臨古井,
幽禽尋食下生臺。
詩成漫記檐間柱,
去矣何時復此來。
詩意和賞析:
《山寺小憩》描繪了一個寺廟的景象。詩詞開頭描述了一條松樹和杉樹環繞的小徑,表現出山寺的寧靜和幽雅。接著,詩人停下騎馬的腳步,感受到了莓苔的柔軟,流連忘返。
下一句描述了塵土的彌漫,金篆牌依然高懸,但是燈火昏暗,紗籠殿門緊閉,暗示著山寺的冷清和寂寞。這種冷落的氛圍與前文的寧靜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寺廟的荒涼和寂寞。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只老鶴降臨到古井邊,尋找涼爽。幽禽則在生臺下覓食,生動地描繪了山寺中的動物生活。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展示了山寺中的自然景觀和生命活力。
最后兩句是詩人對于自己創作的一種感慨和思考。他說自己的詩篇已經成就,如同檐間的柱子上留下的記載,但他不知道何時能再次回到這里,重溫這份心境和感受。這種惋惜和離愁的情感使整首詩更加深情和富有思考性。
《山寺小憩》通過對山寺景象的描繪和詩人內心的感受,展示了寺廟的寧靜與荒涼、生機與寂寞的對比。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思考,表達了對于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無法抑制的離愁,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塵昏金篆牌猶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sì xiǎo qì
山寺小憩
qū sì sōng shān jiā jìng zāi, jiě ān liú qì dé méi tái.
趨寺松杉夾徑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chén hūn jīn zhuàn pái yóu guà, dēng àn shā lóng diàn bù kāi.
塵昏金篆牌猶掛,燈暗紗籠殿不開。
lǎo hè jiù liáng lín gǔ jǐng, yōu qín xún shí xià shēng tái.
老鶴就涼臨古井,幽禽尋食下生臺。
shī chéng màn jì yán jiān zhù, qù yǐ hé shí fù cǐ lái.
詩成漫記檐間柱,去矣何時復此來。
“塵昏金篆牌猶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