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鶴出候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鶴出候我”全詩
竹根一泉通,石徑萬木森。
中有隱者居,敗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見,云滿掛壁琴。
兩鶴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應酬久頗厭,走避不可尋。
誰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分類:
《訪隱者不遇》趙汝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隱者不遇》是宋代趙汝鐩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詩人訪問隱士的經歷為主題,表達了山水幽靜、清凈寧靜的意境,并表現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繁華的厭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兩腋乘西風,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徑萬木森。
中有隱者居,敗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見,云滿掛壁琴。
兩鶴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應酬久頗厭,走避不可尋。
誰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訪問隱士的情景,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人坐在隱士的肩頭,乘著西風,被送上高岑之巔。這里的山林幽靜,竹根下有一泉流淌,石徑旁生長著茂密的樹木。
詩中描述了隱士的居所,隱士生活在山林之間,住著一間破敗的小屋,被莓苔侵蝕著。山中空無一人,只有云霧繚繞,隱士的琴掛在壁上。兩只鶴飛出來迎接詩人,啄衣衿表示親近之意。
詩人對于繁瑣的社交應酬感到厭倦,他選擇離開這些場合而去尋找隱士。然而,詩人發現隱士已經離開了他的居所,無法再與他相見。詩人不知道該與誰一起下山,只能看著明亮的月光升起,照亮高林。
整首詩以山林幽靜、清凈寧靜的意境為基調,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喧囂世俗的厭倦。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隱士生活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自由的追求。詩中的山水、竹林、石徑和隱士的居所等形象細膩而自然,給人以清新恬靜之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現出宋代詩人追求自然與心靈自由的審美追求。
“兩鶴出候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ǐn zhě bù yù
訪隱者不遇
liǎng yè chéng xī fēng, sòng wǒ shàng gāo cén.
兩腋乘西風,送我上高岑。
zhú gēn yī quán tōng, shí jìng wàn mù sēn.
竹根一泉通,石徑萬木森。
zhōng yǒu yǐn zhě jū, bài wū méi tái qīn.
中有隱者居,敗屋莓苔侵。
shān kōng rén bú jiàn, yún mǎn guà bì qín.
山空人不見,云滿掛壁琴。
liǎng hè chū hòu wǒ, féng yíng zhuó yī jīn.
兩鶴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yìng chóu jiǔ pō yàn, zǒu bì bù kě xún.
應酬久頗厭,走避不可尋。
shuí bàn shān xià qù, míng yuè shēng gāo lín.
誰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兩鶴出候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