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事是持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余事是持齋”全詩
任梅斜到牖,聽竹長侵街。
掛壁塵堆笠,穿山云惹鞋。
真機須要悟,余事是持齋。
分類:
《贈慈上人》趙汝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慈上人》是宋代詩人趙汝鐩所作。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踏遍叢林后歸來隱居石崖的心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慈上人
踏遍叢林后,歸來隱石崖。
任梅斜到牖,聽竹長侵街。
掛壁塵堆笠,穿山云惹鞋。
真機須要悟,余事是持齋。
譯文:
送給慈悲的上人
走遍茂密叢林后,我回來隱居在石崖之上。
梅花自由地傾斜到窗前,聽著竹子的聲音長久地傳入街巷。
掛在壁上的斗笠上積滿了塵土,山間的云霧滲透進鞋子。
真正領悟佛法的奧義,需要沉思參悟,其他事情只需持守清靜。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歸隱石崖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叢林、石崖、梅花和竹子等景物,以及掛在壁上的斗笠、穿透鞋子的山間云霧,都是詩人隱居生活中的細節描寫,富有禪宗的意味。作者通過這些景物和細節,表達了對真正領悟佛法奧義的渴望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隱居生活。叢林、石崖、梅花和竹子等景物的描寫,營造出清靜、寧謐的氛圍。掛在壁上的斗笠和穿透鞋子的山間云霧,則暗示著作者身世的塵世之擾,但作者仍然堅守于禪修的生活方式中。
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真正領悟佛法奧義的渴望。他認為只有真正領悟佛法的奧義,才能超越塵世的瑣碎和煩惱。因此,他提到其他事情只需持守清靜,強調了修行者應當專注于精神的修養和靜心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追求禪修生活和超脫塵世的精神,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隱逸情懷和對清靜境界的向往。這種內斂的表達方式,使得詩歌更具禪宗的意境,讓讀者在閱讀中沉思和感悟。
“余事是持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í shàng rén
贈慈上人
tà biàn cóng lín hòu, guī lái yǐn shí yá.
踏遍叢林后,歸來隱石崖。
rèn méi xié dào yǒu, tīng zhú zhǎng qīn jiē.
任梅斜到牖,聽竹長侵街。
guà bì chén duī lì, chuān shān yún rě xié.
掛壁塵堆笠,穿山云惹鞋。
zhēn jī xū yào wù, yú shì shì chí zhāi.
真機須要悟,余事是持齋。
“余事是持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