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英雄喚不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斷英雄喚不醒”全詩
多少骷髏山下淚,定隨潮轉浙江亭。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感事》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镃。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富有哀思和離愁的景象。
詩中描述了海門的煙樹在清晨的時候呈現出青翠的景象,這暗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然而,第二句“夢斷英雄喚不醒”卻帶來了一種沉重的情緒。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思念,他夢中的英雄已經不再存在,無法被喚醒。這種無法挽回的失去讓人感到悲傷和無助。
接下來的兩句“多少骷髏山下淚,定隨潮轉浙江亭”更加突出了作者的哀思。骷髏山下的淚水象征著無數的悲痛和離別之淚。這些淚水隨著潮水的流動,最終流向了浙江亭。整個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英雄和流逝的時光的深深懷念和悲痛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象征的運用,詩中傳達了作者對逝去的英雄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詩詞中蘊含著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而富有情感的詩意。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凝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描繪了離愁和哀思,讓讀者在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同時,也引發對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夢斷英雄喚不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shì
感事
hǎi mén yān shù xiǎo qīng qīng, mèng duàn yīng xióng huàn bù xǐng.
海門煙樹曉青青,夢斷英雄喚不醒。
duō shǎo kū lóu shān xià lèi, dìng suí cháo zhuǎn zhè jiāng tíng.
多少骷髏山下淚,定隨潮轉浙江亭。
“夢斷英雄喚不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