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院春歸雪未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院春歸雪未乾”全詩
懶隨翠影紅香走,自買梅花插燭看。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元宵》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宵》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院春歸雪未干,
試燈歌巷月痕寒。
懶隨翠影紅香走,
自買梅花插燭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宵節的景象。春天剛剛回到柳院,雪尚未融化。在煙花燈籠的映襯下,月亮的光芒蒼白而寒冷。詩人心情悠閑,隨意地跟隨翠綠的影子和紅香的氣息漫步,自己買了梅花插在燭臺上,靜靜地欣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元宵節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美感,展示了他對生活的淡泊和對美的欣賞。在寒冷的冬季,春天的腳步已經悄然而至,柳院中的春意漸濃。試燈和歌巷中的月光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祥和的氛圍。詩人懶散地隨著翠綠的影子和紅香的氣息,漫步于柳院之間。他買了梅花插在燭臺上,燭光映照下的梅花更顯嬌艷,詩人靜靜地欣賞這美好的一刻。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象,給予讀者一種寧靜、舒適的心境。
詩詞《元宵》通過對元宵節的描繪,以及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希望和美好的氣息,同時也能夠沉浸在寧靜的境界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淡泊和對美的追求。
“柳院春歸雪未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xiāo
元宵
liǔ yuàn chūn guī xuě wèi gān, shì dēng gē xiàng yuè hén hán.
柳院春歸雪未乾,試燈歌巷月痕寒。
lǎn suí cuì yǐng hóng xiāng zǒu, zì mǎi méi huā chā zhú kàn.
懶隨翠影紅香走,自買梅花插燭看。
“柳院春歸雪未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