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得孤山舊游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認得孤山舊游處”全詩
認得孤山舊游處,酒旗搖飏樹云中。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孤山》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孤山》
朝代:宋代
作者:王镃
芙蓉十里媚薰風,
岸上花開水底紅。
認得孤山舊游處,
酒旗搖飏樹云中。
中文譯文:
河畔的芙蓉花在十里水域中嬌艷迷人,
河岸上的花朵在水底呈現出紅色的倒影。
我認出了孤山,曾經往來的地方,
酒旗在云中的樹林里飄揚搖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描述了芙蓉花開放的壯麗景觀。芙蓉花嬌艷的花朵迎著微風搖曳生姿,使整個河畔都變得絢麗多彩。當花朵倒映在水中時,水面一片紅色,猶如花海一般美麗動人。詩人感嘆自己認出了孤山,這是他曾經常去的地方,而現在孤山上的酒旗在云中飄揚,給人一種隱約的感覺,仿佛置身于夢幻般的仙境之中。
賞析:
《孤山》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觀,通過芙蓉花的細膩描繪和水底紅色的倒影,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花朵的嫵媚。詩人通過描述孤山和酒旗在云中飄揚,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同時也能夠沉浸于詩人的情感世界中,領略到一種別樣的寧靜與安詳。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愉悅的心靈享受。
“認得孤山舊游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hān
孤山
fú róng shí lǐ mèi xūn fēng, àn shàng huā kāi shuǐ dǐ hóng.
芙蓉十里媚薰風,岸上花開水底紅。
rèn de gū shān jiù yóu chù, jiǔ qí yáo yáng shù yún zhōng.
認得孤山舊游處,酒旗搖飏樹云中。
“認得孤山舊游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