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獨過秋江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昏獨過秋江上”全詩
黃昏獨過秋江上,自揀蘆花歇又驚。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孤雁》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孤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镃。這首詩以孤雁為主題,通過描繪孤雁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的“孤雁”象征著離散的親人或朋友。首句“叫入青云憶弟兄,影隨雙翮見分明”描繪了孤雁高飛入青云之中,引發了作者對遠離的兄弟的思念之情。孤雁的影子隨著它振翅飛翔而清晰可見,這進一步強調了作者與親人的分離和思念。
接下來的兩句“黃昏獨過秋江上,自揀蘆花歇又驚”則描繪了黃昏時分,作者獨自經過秋江,看到一只孤雁停在蘆花上歇息,卻又受到外界的驚擾,這種情景增添了孤雁寂寞和驚懼的感覺。
整首詩詞通過孤雁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孤雁高飛的景象以及孤雁在蘆花上的短暫歇息都凸顯了分離和寂寞的主題。詩人通過這種描繪,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分離的痛苦感受。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以孤雁為媒介,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通過對孤雁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孤獨、寂寞和對親人的深深的眷戀之情。
“黃昏獨過秋江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yàn
孤雁
jiào rù qīng yún yì dì xiōng, yǐng suí shuāng hé jiàn fēn míng.
叫入青云憶弟兄,影隨雙翮見分明。
huáng hūn dú guò qiū jiāng shàng, zì jiǎn lú huā xiē yòu jīng.
黃昏獨過秋江上,自揀蘆花歇又驚。
“黃昏獨過秋江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