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遺破硯孤心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遺破硯孤心苦”全詩
小婢燈前泣秋雨,竹房不見夜呼茶。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哭德和伯氏六首》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哭德和伯氏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林景熙
《哭德和伯氏六首》是宋代詩人林景熙所作,通過六首詩詞表達了深深的悲傷和無奈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空遺破硯孤心苦,只博生綃兩鬢華。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楚。他描述了自己空留下破硯筆架,心中的痛苦無人能懂。他只期望通過生綃(一種高檔絲織品)來掩飾自己兩鬢的華發,以此寄托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二、小婢燈前泣秋雨,竹房不見夜呼茶。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因親人離去而引發的孤獨和悲傷。他描繪了自己在燈前的小婢因秋雨而哭泣,而竹房中并沒有人來回應他的呼喚,甚至沒有人為他沏茶。這種冷漠和孤單讓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這六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孤寂、痛苦和無助,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深深哀思和悼念之情。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憂傷和無奈。這些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描寫,打動著讀者的心靈,引起共鳴。它們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如家族紐帶的重要性、親情的珍貴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思念等等。這些詩詞通過深情的抒發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在感受到悲傷的同時,也更加珍惜眼前的親人和美好的時光。
“空遺破硯孤心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dé hé bó shì liù shǒu
哭德和伯氏六首
kōng yí pò yàn gū xīn kǔ, zhǐ bó shēng xiāo liǎng bìn huá.
空遺破硯孤心苦,只博生綃兩鬢華。
xiǎo bì dēng qián qì qiū yǔ, zhú fáng bú jiàn yè hū chá.
小婢燈前泣秋雨,竹房不見夜呼茶。
“空遺破硯孤心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