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簾讀易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簾讀易香”全詩
舊篋題詩扇,疏簾讀易香。
田蛙占水旱,海燕語興亡。
復恐閑愁起,聽泉過石梁。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初夏》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林景熙。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美景還未完全消失,卻已經能看到溪楝樹開始生長。我在舊篋上題了一首詩,坐在疏簾下閱讀易經的香卷。田地中的蛙兒預示著水旱的情況,海燕的鳴叫說出了興亡的話語。但我仍然擔心閑散的憂愁會再次產生,所以傾聽著泉水流過石梁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的景色和作者的內心感受。作者通過描寫春天即將離去,初夏的跡象已經出現的溪楝樹的生長,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他提到自己在舊篋上題詩,疏簾下讀易經,展現了一個閑暇時光里的寧靜和文化的追求。然而,作者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擔心自己的閑散憂愁會再次襲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夏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文化的敏感。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春眼、溪楝、舊篋、疏簾、田蛙、海燕、泉水等,通過這些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初夏的景色和氛圍。詩詞中蘊含了對時間流逝和季節更迭的思考,以及對內心情感的表達。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對內心感受的描寫,傳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未來的擔憂,以及對閑暇時光的珍惜和文化的追求。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初夏景色的感悟和內心的獨白,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感受到季節變遷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疏簾讀易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初夏
chūn yǎn bù zhī chù, xī liàn rì chū zhǎng.
春眼不知處,溪楝日初長。
jiù qiè tí shī shàn, shū lián dú yì xiāng.
舊篋題詩扇,疏簾讀易香。
tián wā zhàn shuǐ hàn, hǎi yàn yǔ xīng wáng.
田蛙占水旱,海燕語興亡。
fù kǒng xián chóu qǐ, tīng quán guò shí liáng.
復恐閑愁起,聽泉過石梁。
“疏簾讀易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