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竹堂高幾世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絲竹堂高幾世孫”全詩
藻芹池冷三年客,絲竹堂高幾世孫。
前輩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氣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孔濟之的送別之情,以及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詞中的內容以隱喻和意象的方式呈現,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觀察力。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余子紛紛氣可吞,
青霄萬里合孤騫。
藻芹池冷三年客,
絲竹堂高幾世孫。
這兩句詩描述了孔濟之離別時的情景。"余子紛紛氣可吞"表達了離別之際的悲傷和不舍之情,形容了離別時的氛圍。"青霄萬里合孤騫"中的"青霄"指天空,"萬里合孤騫"則意味著孔濟之乘坐的孤騫馬即將駛向遼闊天空的遠方。通過這兩句詩,詩人將離別的情感與孔濟之的離去聯系起來,展現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
藻芹池冷三年客,
絲竹堂高幾世孫。
這兩句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分別后的情景。"藻芹池冷三年客"中的"藻芹池"指的是寂靜冷清的池塘,"三年客"則表達了孔濟之離別已有三年之久。"絲竹堂高幾世孫"描述了孔濟之所在的高樓堂宇,暗示了孔濟之離去后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這兩句詩通過描繪寂靜的池塘和高樓堂宇,傳達了詩人對孔濟之離去后寂寞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前輩修名似山斗,
斯文清氣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問,
為說蒼苔獨閉門。
這四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孔濟之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前輩修名似山斗"中的"山斗"指的是古代用于測量天體的儀器,用來比喻孔濟之在學術和文化方面的高超造詣。"斯文清氣在乾坤"則表達了孔濟之在學問上的精深和對世間文化的貢獻。"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意味著詩人希望能與孔濟之再次相見,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感慨,而不愿孔濟之的才華和智慧被湮沒。這四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友人離去后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以隱喻和意象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離別情景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友情的不舍之情。同時,他通過描繪孔濟之離去后的寂靜和時間的流轉,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友人才華的敬佩。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友情的珍貴和人生的變遷,使讀者在感慨離別之情的同時,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絲竹堂高幾世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kǒng jì zhī zhī jīn huá
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
yú zi fēn fēn qì kě tūn, qīng xiāo wàn lǐ hé gū qiān.
余子紛紛氣可吞,青霄萬里合孤騫。
zǎo qín chí lěng sān nián kè, sī zhú táng gāo jǐ shì sūn.
藻芹池冷三年客,絲竹堂高幾世孫。
qián bèi xiū míng shì shān dòu, sī wén qīng qì zài qián kūn.
前輩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氣在乾坤。
gù rén yào lù rú xiāng wèn, wèi shuō cāng tái dú bì mén.
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
“絲竹堂高幾世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